阅读历史 |

第170章 王建设的来历(2 / 3)

加入书签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道声音:“让让,麻烦让让,保卫科的同志来了。”

王建设看到来人,顿时兴奋了,连忙弯着腰笑道:“巩科长,就是这小子,就是他打伤了我!你快把他抓起来。”

巩尚朋作为保卫科的科长,这种小事本来是不用出面的,但是不知为何,他总觉得这件事有点不对头。阑

在王建设离开后,巩尚朋调取了王建设的档桉,此人是京城陶瓷厂送到京城大学的进修生,就读于外语学院,今年大四。

档桉上倒是没有什么问题,不过看到档桉上的王建设,已经三十一岁了,巩尚朋科长顿时察觉出异常。

因为,根据王建设的相貌看,王建设也就是二十岁的样子。

仔细分析档桉,巩尚朋科长,才明白过来。原因出在进修生上。进修是一项特殊的制度,一般指已工作的人为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而进一步学习(多指暂时离开职位,参加一定的学习组织)。

成为进修生,需要满足一个基本条件,那就是必须是在职职工,并且还是那种有前途有能力的。

王建设现在二十岁,在进入京城大学的时候,也就是十六岁,最多不会超过十八岁的样子,这么年轻,压根不可能是陶瓷厂的正式职工,更别提有前途有能力了。

这里面肯定存在猫腻,巩尚朋已经决定在处理完事情后,把王建设的情况汇报给学工处。阑

王建设还不清楚自己的老底已经被巩尚朋科长识破了,他冲着王卫东一顿狂喷:“小子,你现在知道怕了吧!实话告诉你,我不但要把你送进笆篱子里,就算是你从里面出来,我也不会让你好过!你今天得罪了我,算你点子背!”

王卫东隐晦地皱了皱眉头,听这货的意思,他似乎有些根底啊。

呵,在这个年代敢如此嚣张,真是替他背后的人感到悲哀。王卫东默默的把王建设的名字记在了心中。

巩尚朋科长觉得王建设的话有些刺耳,扭过头冷着脸看向王建设:“麻烦你安静一会!等我问清楚情况再说。”

“是是是.....”王建设被训斥后,乖巧得跟一只京巴狗似的。

巩尚朋科长走到王卫东跟前,神情严肃的问道:“同志,请问你叫什么名字,还有,你为什么要殴打王建设。”

王卫东敏锐地从巩尚朋科长的态度中觉察到一丝善意,笑着说道:“你好,我是刘洪昌,京城兰花汽车分厂的厂长。至于你说的殴打王建设,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下,我是自卫。”阑

“京城兰花汽车分厂的刘洪昌....”巩尚朋科长愣了一下,上下打量王卫东,面前的王卫东逐渐跟脑海里的记忆对上了号,巩尚朋科长勐然瞪大眼睛:“你就是研究出东方新能源汽车,在港城大放光彩的刘厂长啊!”

王卫东微微的点点头。

“轰!”

周围围观的学生们顿时炸了锅。

“什么,他是刘厂长.....”

“真是没有想到,兰花汽车厂的厂长会这么年轻!”

“兰华汽车可是咱们的拳头产品,听说在国外的销量好极了。”阑

“我有亲戚在北美那边,他们为了预定东方新能源汽车,等了足足半年,还没有买到手。”

“对了,刘厂长为什么会来我们学校?”

“你忘记了,前阵子校报上不是写了嘛,刘厂长给咱们学校捐了二十万。”

“二十万,啧啧.....真是大手笔啊。”

......

议论声中,王建设的脸一阵青一阵白的,他没有想到面前这个年轻人,竟然是刘洪昌。

对于刘洪昌,王建设也有所耳闻,刘洪昌原本只是一个小厨师,后来成为一件濒临破产的电视机的厂长,随后电视机厂逐渐扩大规模,成了全亚洲最大的电视机厂。后来,刘洪昌突然改换赛道,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况下,研究起了新能源汽车,没想到还真被他研究出来了,东方新能源汽车现在已经风靡全世界。阑

对于刘洪昌的传奇经历,王建设深感佩服,不过他有点想不明白,刘洪昌为何还要留在国内。

他曾到过港城,据港城的媒体报道,国外的数家大型汽车公司,都曾向刘洪昌发出过邀请。

表示,只要刘洪昌能够加入他们,他们愿意向刘洪昌提供数百万美元的安家费,并且配发股份。

那可是数百万美元啊!足以让一个人无忧无虑的过一辈子了。并且还有股份,每年都能得到几十万美元的分红。很多港城媒体评价,如此优厚的待遇,在国际上也是十分罕见的。

媒体已经开始预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