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26 纯粹政治事件 草原瓶子 瓶子你学……(2 / 3)

加入书签

会是中旗福晋之母,双重身份,能确保她在中旗地位的高贵,也比现在回家要强得多。当然,这都是往好处去想了,实际上,对于科尔沁这就又是一次豪赌了,就如同十几年前,他们选择了亲附建州,疏远林丹汗一样,只是,那时他们多少是有点没得选,林丹汗的气焰实在是太恼人了,即便是黄金家族的大汗,科尔沁草原也不愿和他们打交道。而科尔沁和建州之间,唇齿相依,彼此需要——为什么贝勒们的后宫里大量进入了科尔沁的格格,而且立刻就得到了极高的地位?就因为他们的领土是完全贴在一起的,科尔沁哪怕什么都不做,只要不给建州找麻烦,就已经是极大的功劳了。但这一次,科尔沁选择的余地还是有一些的,如果继续跟随建州,投入的成本也比上一次要多——上一次他们投入的,更多的是儿女的婚配,和出兵比起来,联姻实在是非常省钱的,成本只是一些贵族的个人生活而已,但这一次,如果要继续亲附建州的话,那就得动真格儿,出动大兵了……但是,不亲附建州的话,该去亲附谁呢?敏朝?林丹汗?还是那个更加可怕,对麾下管束得无孔不入,让人畏惧的买活军?这天晚上,瓶子一整夜都没有睡着,她感觉自己的思维被打开了一个孔洞,让他她窥视到了更广大的天空,同时又更深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无知:她现在见识到了真正的政治人物是如何思考的,并且学会了品读他们的真实意图,理解他们在选择背后的考量,但是,她还不能用这种方式进行思考,她觉得自己对这个世界了解得实在太少,对于天下的其余势力,她只知道名字,其余什么都不知道,甚至就连自己生活的这片大草原,也都并不真正了解。她很渴望学到更多,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开始学。不论如何,她也学到了一点新的东西,姑姑的婚姻是否延续,会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一切全取决于科尔沁草原的政治表态,草原贵族的婚姻,从开始到结束都是严肃的政治事件,没有谁能完全做主,从姑姑身上,瓶子是把这个道理给吃得透了。她也就再不为自己的婚事着急了,她知道,在这样晦暗不明的时候,母亲和哥哥绝不会把自己和乌云其其格轻易许婚,她们,以及这一批同龄贵族,他们在婚姻和前程上的走向,很大程度上就代表了科尔沁最终的选择。欢宴仍在继续,对牧民来说,他们不会关心草原外的事情,和亲人的欢聚就足够让他们开心了,而上层贵族也勉力做出快活友善的样子,招待使臣的同时,也向其余台吉送出信件,邀请他们前来相聚。接下来这段日子,毡包群的气氛是非常复杂的,百姓们一无所知,开心快乐,小帐主们忧心忡忡,担忧着科尔沁的未来,而台吉们则陆续来到,一面对女金使臣的计划大加盘问,热情地过问着儿女们的婚事,另一面,他们也在背地里不断地商议着:要不要把女金甩掉,如果放弃了女金,已经缔结的婚姻怎么办?生下的儿女怎么办?科尔沁又该去依附谁?当然,这一切全都瞒着女金使臣,或者说,即便瞒不了全部,有限的几个知情人,也都死死地瞒住了哲哲的想法,‘蹬掉女金’这个念头,如果是科尔沁贵族提出的,那再自然不过,女金这里也说不出什么,不可能拦着不让人为自家考虑,但如果被知道了是大福晋提出来的,那就等于是把‘继续和女金亲善’这个想法的基础,破坏了一大半,这些台吉都有女性亲眷在建州做福晋,他们也得为自家的女儿考虑,不论最后结果如何,都不会把哲哲给露了出来,一切只是台吉们自己的决定,对内对外大家也都更舒服一些,就算有女儿还愿意留在建州,也不会遭到夫家的猜忌。这里的道道,瓶子也是用了好几天,才和苏茉儿一起咂摸出来的,她对姑姑的钦佩更多了几分,这才明白她为何能如此若无其事:不论是夫家交给她的目的,还是她自己真实的想法,那都是关系到一生命运,甚至是许多条人命的大事儿,如果是瓶子,只怕早就惴惴不安,日夜不能安眠了——这要是露馅了,被丈夫厌弃,娘家又不收容,那下半辈子,还有三个女儿,都该怎么办呀!但是,就算是明白了姑姑的底气,也有苏茉儿帮着分析,瓶子也还是有些问题怎么也想不明白,很希望能向姑姑求教——她倒是很快就得到了这个机会,因为哲哲对于她们这对姐妹花,是颇为宠爱的,她们经常能有相处的时候,这在女金的使臣看来也很正常,这是在给跛贝勒挑福晋呢,作为黄贝勒唯一站住的儿子,如果他出事,跛贝勒就会是默认的继承人,他的福晋当然要好好挑选,就算是大福晋的亲侄女儿,也不能选一个蠢材。“宝瓶,你要是有什么想问的就问吧。”在一次行猎中,她们坐在敖包附近的小山包上,哲哲便这样随口地和侄女闲聊了起来,她们一起看着王公们带来的少年郎,在草原上策马奔驰,向建州的使臣炫耀着自己的武力——这也是在为自己的前程考虑,科尔沁这些年来人口繁盛,环境相对安定,有本事但身份不高,分不到多少草场的贵族子弟,或是出家,或是跟着建州亲戚一起,拼一场更大的富贵,都是常有的出路。这是个相对安静的环境,周围的随从也不多,只有几个心腹侍女,也都站得很远,瓶子便说出了自己内心深处横亘着的疑虑。“姑姑,我明白了你就这样去卫拉特的不好,但我看不出现在留在中旗的好处。”这的确是她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