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832 力工们是双刃剑 广济岳老三 力工们……(2 / 3)

加入书签

/br> 没想到,几年前买活军的船,开始出现在大江上了,一开始这些镖师还不怎么当回事,可这些买活军的船只,那叫一个厉害,护航的兵丁人人都有武器不说,船坚炮利——船上甚至还有砲在!虽然一艘船也就一两门,但对于大江上所有的船只来说,依然是占据了极大的优势——也就是买活军俗说的‘降维打击’,要知道大江这里,哪怕是水师战船都没有砲的,甚至连弓箭都很少,因为弓箭的维护也很费钱费事,大家多靠跳帮拼杀,你买活军突然搞了砲船来,这是什么意思?

不消说了,从此后水匪见到买活军的船,都是望风而逃,便偶有不信邪的,也是在岸边被一砲轰沉,大多数人丧身水底的结局。这水匪毕竟也不是孙大圣的毫毛兵,无穷无尽的,死了又来,被这么杀了几轮,剩下的也各自偃旗息鼓——竟有很多人收拾收拾,还到买活军境内去讨生活了!这打哪说理去?

没了水匪,又有买活军的商船可以买票乘坐,对一般的商家来说自然是好事,但岳老二这样的镖师那就没有活了,不过,这些人本就见多识广,乘势就转行各寻生路的都有,像岳老二这样回家务农的倒是少数。岳老二却也是无法:他母亲在家,离不开人照顾,便是为了这个牵绊,他连远镖都不走,现在更谈不上东去投买了。所幸这几年,气候又好了些,收成还算不错,他母亲的病也还不算太差,总之每个月药吃着,还能吊住一口气,死还死不了的。

像他这样的人,虽然眼下务农,但不能单纯地以农民来看待,在村子里、亲族之中也都是有威望的,这一次岳家村的人能揽住了河工的差使,也是岳老二一力主张,让他们尽早到江边来为买活军做事——“总之是不会亏的”!

有他的教导,岳老虽不说学富五车,但五百个字还是认得的,身子也还算健壮,有些武艺在身,至于说加减乘除这简单的算数,也难不倒他。这次出来做工,其余乡民自然就奉他做了个首领,便连水利队的人也是另眼相待——要不说买活军喜欢武书生呢?其实便是放在乡里,乡民也是喜欢的,毕竟,武书生又能干活又有脑子,别看只认得那么几百个字,但认得字,就至少是看过一些书,养成一个遇事爱思考的习惯,那就要比其余乡民更有远见,都说这书是越读越有的,聪明的人会越来越聪明,可不就是这个道理了?

若是打小没有认字,平时也不算伶俐的那些人,一开始是根本没有抱着最终认字的希望,只是想着凑凑热闹的——他们也确实学不进去,连集中精神听懂都难,那些字母和会跳舞一样的,在眼前扭来扭去,刚学会了怎么发音,一转头,字母又不知道钻到哪里去了,当真是见面不识,再见面了还是认不出来。

识字班的老师,倒是不会不耐烦,一样的课程每天都在教,但他们自己不好意思,也是学学就灰心了,那之后虽然也来听课,但不过是为了听说书一般,听老师讲讲报纸,再跟着看看地理课上的画面,不肯再坐到老师跟前去——那是可能被提问的位置,他们这样的脑袋,本就不配读书认字的,自己知道遮遮丑也就罢了,还要到前头去显眼,那多丢人?一开始教拼音,他们或者散去休息,或者径自去干活,并不会留在当地自取其辱,讨这个没趣。

可是今日,有了要去黄冈的愿景在,于岳老的鼓动之下,大家也都觉得,学不学得会,至少要拿出个态度来——他们也已经知道了,这态度在买活军眼中也是很要紧的。因此,到了教拼音这一堂课时,非但没有散去,还个个强打精神,显示出专心学习的样子来。

——还真别说!也不知道为什么,是因为饱饭吃了有一个多月呢,还是因为这阵子,夹杂在读报课和地图课之中,多少也学会了一些拼音呢,搁下许久之后,这一次再学,居然有一种从容的感觉,原本怎么也没法记住的字母,这么一搞,居然轻而易举地复述出来了,一堂课下来,众人至少都学会了七八个声母,五六个韵母,并且可以自如地使用,指着工地这里张贴的告示,一一二二竟能拼读出来!

而且,这样的现象并非特例,在这帮河工里非常普遍,十成里八成都是如此,大家又惊又喜,彼此互相询问验证,一时间竟然连催岳老去和水利队的大人搭话都忘记了,你一言我一语,都是在探讨着此事的缘由:有人说是因为买活军的饭都是用仙水煮的,能让人开智长寿,也有人认定了这是和买活军多做接触的结果!

——六姐真神论又一次被抬了出来,又一次毫无新意地大受欢迎,根本就没人反对,倘若有人既然胆敢反对的话,那大家就要问他们了:那你说吧,这是为什么,这么多人,本来笨得和牲畜一般的,他们自己都知道,脑子石头做的,除了种地挑担什么也不会,过来做了一个多月的活,忽然间,拼音也会了,算数也会做了,你就说说,不是因为神力,这是因为什么?

“其实就是因为吃饱了……之前常年营养不良的,脑子当然转不动,而且,在农村里,一天接触的人也少,干活回来,门一关就该睡了,需要思考的时候不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