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百七十 冬至(2 / 3)

加入书签

,也没有注意到小侄子脸上的不对,不然恐怕再也露不出如此“温柔”的表情了。

就在张宇想着要不要将大哥拉过来跟他一起“享受”小姑难得的“温柔”时,张桂芳总算是恢复了正常。

当然,这中间要忽略张桂芳眼神中流露出了“温柔”。

不过相比较刚才,现在这种张宇还是能够勉强接受的。

至于“不接受也没有法子”,这么伤感情的话就不必说了。

这一瞬间,张宇突然回想起了赵文卓那天的表情。

他记得小姑父那天也是如此的“温柔”,和今天的小姑几乎是如出一辙。

这……这……

张宇能说一句:“古人诚不欺我,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当然此时正感动亍侄子对自己关心的张桂芳并没有看到张宇脸上的表情,也不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否则,张宇可能会迎来人生第一个男女双打。

“对了,小宇我记得伱屋里有窝瓜来着。”

“窝瓜?”话题转的太快,张宇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

重复了一遍之后,方才理解此话的意思,急忙点点头:“有,有二十多个呢,都放在厨房角落里了。”

张宇说着就要去拿。

说实话,张宇一开始是真的没有将窝瓜与南瓜画上等号,不过时间久了,也算是入乡随俗了,慢慢也跟着学会把南瓜叫做窝瓜了。

只不过有时候乍一听人说窝瓜,他可能得需要反应一下。

说起来厨房角落里的这些窝瓜还是前段时间拔南瓜秧的时候摘下来的,放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也不知道有没有坏。

不过应该是没坏,他前天还从边儿上拿了一个小的煮饭来着,这些天进进出出的也并没有闻到什么臭味儿。

应该是没什么问题,张宇有些不确定地想着。

因为拉秧的时候很多窝瓜还没有长成,正是嫩的时候,就被他直接给摘了下来。

他记得这种嫩窝瓜应该没有老的放的久才对。

等他掀开窝瓜上的稻草后,才松了一口气,看样子是没坏。

说实话,相比较窝瓜张宇更喜欢吃红薯。

之所以会储存窝瓜也也只不过是结的太多了,老的还好,还可以煮汤,但嫩的张宇就不怎么喜欢吃了。

所以见小姑要,张宇恨不得全让她拿走。

一边拿一边问道:“小姑,这些够吗?”

“够了,够了,用不了那么多,一个就行了,剩下的先放你这。”看着侄子一副要将所有窝瓜全部给自己的模样,张桂芳也有些哭笑不得,只不过是包顿饺子罢了,哪用得着那么多窝瓜。

扭头看着角落里的那一堆窝瓜,张宇觉得单凭自己绝对是消耗不完的,毕竟最近十多天他也才吃了两个窝瓜。

想到这里,张宇又捧出来一个大窝瓜,笑着说道:“一个够吗?要不小姑你再拿一个?”

“不用了,只是包顿饺子罢了,一个都用不了。”张宇没有遮掩自己表情的意思,张桂芳很容易便从他脸上看出了他的想法,有些哭笑不得的拒绝了。

“噢!”张宇有些失望地放下了手上那个大窝瓜,他还以为这一次能够多给出去两个呢。

只不过饺子,想到小姑说的饺子,张宇又精神了。

“小姑,咱今天吃饺子。”

“吃。”见他重新恢复精神,张桂芳也乐了,这么大了还是个孩子脾气,一听说吃饺子立马就高兴了。

“啥馅儿的?”张宇喜欢吃饺子。

“窝瓜鸡蛋馅儿的。”

此言一出,张宇惊讶的张大嘴巴:“还有这个馅儿?”

看着侄子这没见识的样子,张桂芳笑着说道:“这咋没有?能用来包饺子的东西多了去了。”

张宇没有因为这个不好意思,只是他有些好奇:“今天怎么想起来包饺子了?”

“你忘了今天是立冬,必须要吃饺子的。

所谓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张桂芳解释道。

听完她的解释之后,张宇点点头,举一反三的说道:“那这天吃窝瓜馅儿的饺子也是规矩。”

“嗯。”张桂芳这个嗯就比较心虚,说实话,她并不是土生土长的京市人,并不知道吃窝瓜馅儿饺子这习俗形成的真正原因,之所以每年立冬之际包窝瓜饺子也只不过是跟着其他人学的。

索性张宇也没有继续追问,这让张桂芳松了一口气。

只是看着侄子那接二连三的哈欠,以及醒目的黑眼圈儿,张桂芳就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小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