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2章 整活儿的三二天(1 / 2)

加入书签

安排好徐福的问题后, 始皇帝回到章台宫内开始处理政务。 虽说天幕里透露的那些内容也十分重要,但也不能为此耽误正经事。 而且,他也没有忘记天幕提醒的晚上还有直播, 如若不趁此机会去将堆积在御案上的政务进行处理, 那么耽误的不仅是了解更多的信息, 也会影响接下来的发展。 作为皇帝, 应该分得清楚主次,不被旁门左道所迷惑。 当然,天幕并不算是旁门左道,可要是为此影响了政务, 那就是罪大恶极的。 况且关于天幕提供的信息也有专门的人去记载, 只是他在看的过程中得去分辨对方记录的有没有忽略的地方亦或者是错误的地方。 脑海里闪烁着这般的想法, 使得嬴政的眉眼显现出些许锐利。 注意到这变化的赵高垂下眼睑, 继续记录着内容。 在胡亥随着扶苏去往上郡以后, 他的日常时间又被留在了嬴政身边,以至于他都有些怀疑是不是始皇帝看透了什么。 可是, 这些天里, 始皇帝什么话都没说, 也没有提起胡亥, 令他只能按捺住内心的情绪。乖乖的遵照着对方的旨意进行着生活和记载天幕信息。 但他有发现, 记录天幕信息的人不止是他,还有其他的人选。其中丞相李斯就是一员, 也是他的缘故使得他不敢缺漏短句。 否则, 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好在, 他也没有那么想过, 谁知道嬴政是不是想要通过多人记录的内容进行整合和比较。 在将最后的内容刻录在竹简, 赵高便将它们呈到始皇帝的面前:“陛下, 天幕里提到的事情就是这些了。” 听到耳边传来的声音,嬴政抬起头来瞥向赵高双手上快垒成“小山”的竹简,点点头让他放在御案,“就先搁置在那里吧!” 赵高闻言,心知以嬴政此时的状态也不可能去阅读那些竹简,便将它们整理好放在一侧,以供始皇帝方便阅读时可以随手拿到。 结束这些以后,他又守礼的退在其身后,双手交叉,低下头。 嬴政眼角余光略过他的动作,也没有在意。直接将视线收回,继续处理着政务。 这样大概过了两个时辰,他仿佛是想起什么,对着下首问道:“李斯,纸张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了?” 在殿内陪着始皇帝坐了两时辰的李斯见始皇帝终于注意到自己,顿时起身说起相关的信息。 哪怕距离他找到墨家巨子没有多久的时间,但对方本身就对这事情感兴趣,去研究很快就得到些许成果。 只是那样的成果墨家巨子看不上眼,李斯也知晓将它们呈现在始皇帝面前没有丝毫的作用,也就任由着他们继续研究了。 嬴政听着李斯的报告,点点头让他接着说。 李斯也没有敢隐瞒始皇帝,或者说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办法隐瞒始皇帝,就将后面的状况讲了出来,“在臣要回宫前,恰逢遇到墨家弟子的一些研究。可能是天幕所提到的通讯工具让他们非常感兴趣,便想着研究其原理。” “哦?”似乎是听见感兴趣的事情,嬴政颔首,将视线落在李斯的身上。 李斯也镇定自若的将当时的场景复述了一遍,并将得出来的结论诉给嬴政,并且为自己将带回来的样品呈送给对方,“虽然无法达到天幕里所拥有的效果,却依然可以通过些许原理让声音传递给双方。墨家的那位巨子说这只能算是半成品,不能将它呈给陛下您的面前——” 话音刚落,李斯就感觉始皇帝意味不明的神色落在他的头顶,他轻咳了声,状似没有发觉,接着方才的内容说了下去,“但臣对那位巨子表明陛下对半成品与成品不看重,只是想要了解他们研究到哪种地步。以陛下的英明,必然不会怪罪的。” “好了,朕都明白了。”不想再从李斯口中得到明里暗里的夸赞,以为他真是会那种被夸耀冲昏头脑的帝王吗?平时这样的话说得多了,其他事情上面没有见到这样的心思。 想归这么想,实际上嬴政知晓李斯作为丞相是很合格的。但是他真的希望合格的问题上不要过多的掺杂这些没有必要的内容,不仅浪费时间,还没有效率。 他抿抿唇,摆手让对方说别的事情。他自己则是看着对方呈上来的东西。 在半盏茶的时间后,他就将东西放回原来的位置,开始漫不经心的对李斯讲的内容点头做出反应。 有着始皇帝的态度,李斯在讲述的过程里也阐述起自身的看法。 对于李斯如此的行为,始皇帝没有阻止他。这也算是丞相该有的政治嗅觉,不能皇帝让臣子讲的时候才去讲,但也不能皇帝没有说什么,就擅自决定。 李斯身为丞相,这些自然是懂得的。要不然,他怎么可能将其他人都打败走到丞相之位呢? 当然,这也与他会经营,才学过甚有关。如果他没有让始皇帝满意的能力,他也不可能坐稳丞相之位。 李斯脑海中的这些想法一闪而过,继而将最重要的禀告给始皇帝:“关于天幕最后显现出来的舆图臣下也将它们整理好了,就等陛下过目。”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绘制在木板上的舆图,为始皇帝将它们按照顺序拼接好。 嬴政任由着他的动作,直到李斯停止才从原来的位置走到他的身边,单手扶在身侧的秦王剑来回衡量着它。 虽然比不上天幕呈现的模样,但嬴政知道这属于当下最好的技艺。而且舆图上的标记也很完整,足以让他与刻印在脑海里的景象去进行对比。 没有出现多少的差错,这件事李斯办的不错。刻画舆图的那些人也需要奖赏,日后需要进行这些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