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2章 复刻大米(1 / 2)

加入书签

大米 D系列, G系列开完发布会后,第一批 20万台货已经投放市场。

全球分配下来,大约有 8万台在大陆区销售。其中包含少量的 G系列。

量少不够卖,虽说个人买的极少,可单位级的量需求极大。

国内有几家生产电脑的公司,通过关系拿到几台大米系列的电脑。

某想,长城、熊猫,大浪和几家电脑研究所。

尤其是某想,拿到大米 D系列的第一时间已经拆得稀碎。从主板上拆下来的 CPU已经拿去测试。当那些专家看到 CPU测试的数据嗤之以鼻,很不屑。

用他们相互聊天说的话,这 CPU和十年前的 CPU性能差不多能干啥?

就这还上市,这不纯粹忽悠人吗?

于是某想也成立一个研发小组,针对价格屠夫大米 D系列展开竞争。

你不是卖 5999吗?我卖 5900!

除了主体硬件外,他们在挑选 CPU后做了慎重的选择。使用最便宜的 z80。

说实话,邢宝华都用 Z80做学习机的 CPU使用。某想竟然拿它来当主机使用,这不是一般的过分了。

Z80是七十年代的产品,虽说是 8080的升级产品,但它始终是 8位数的。

电子产品是更新换代,往前发展。某想的做法确实是开历史的倒车。

让 z80搭配什么系统合适?匹配不出系统来,还要回到当初七十年代的系统。

就这?还有竞争的可能性吗?

邢宝华确实有糊弄的存在,但不会把人当傻子, CPU虽然不给力,但确实是 32位数的。

配合他们不断优化的珠穆朗玛系统,这流畅速度仅次于 386,比 z80高出三代。

其实某想也没办法。

主要是他们的老大经常受到上级的批评。没事就拿大米说话,拿大米比较。

就和家里大人说自己孩子,你看谁谁学习多好,多听话什么的。

搁谁心里都膈应,甚至不服气。

这次也不用上面说,立刻展开较劲行动。

其他的那些电脑生产厂家,仔细研究大米 D系列,很快就发现除了硬件的不同,还有就是系统的不同。

这哪儿是 UINX核心结构的系统啊,这是披了 UINX的一层皮呀。改变成国版系统,这么大的喜事为何不公开?

不断的用软件来测试系统,越用越感觉得心应手。

就是软件改了格式还精简了很多功能。虽说目前的功能够用,但还是不如 win格式的好用。

熊猫电子所还给大米 D系列电脑做了一番深度的使用报告。

把珠穆朗玛系统夸得没边,什么国内第一系统,用精巧的手段来控制容量,给微小的硬盘容量节约出空间,让更多的软件可以安装上去。

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意。纵观世界所有的电脑系统,在发展中不断庞大,也只有大米的珠穆朗玛在不断的缩小。

体积不断庞大的,说得是微软,内置硬盘不够用,只能外接软盘或光盘来增加电脑使用。

熊猫也是第一家申请使用珠穆朗玛系统的单位。

不是说大米不给,而是熊猫没有龙芯 1.

珠穆朗玛必须配合着龙芯才能使用,如果使用其他牌子 CPU,连安装都安装不上。

其实在试验期,珠穆朗玛系统是能在 386上使用的,那是为了测试龙芯 1.等各种优化后的珠穆朗玛系统成熟了。潇天那就锁死了其他 CPU的使用。

想要使用不是不可以,需要在主板上 BIOS更新固件,还要在主板上短接,连接是工程线后才能刷系统。

记住,这不是安装系统,是刷系统。

这两个名称有何区别,区别不大,但程序步骤不一样。

不同的名称有不同的单位。陆地上的车叫辆,海里的船叫艘。

指着船叫那辆船,听着就别扭。

熊猫那边和大米接触上,就被婉拒了,龙芯的产品少,自己都不够用的,没办法给他们分配一批。少了龙芯就玩不了低端便宜机器。

那,还不如不给。但大米这边也给了高端配置的方案,但熊猫就想要低端,就大米 G系列卖的价格都比 IBM的还贵,国内有多少买的?

全国能生产电脑的厂家只有熊猫来接触过。剩余的厂家不是在研究,就是在仿制。

大浪集团研究后就开始逆向推,准备复制出一模一样的低端产品来。

虽说他们和大米工厂距离很近,以为自己的面子能拿到一批龙芯,谁知去了就没要到货,找背后的关系都白搭。

他们也看出来没有龙芯就玩不转低端电脑。大米不是有高端电脑吗?就按照 G系列复制。

大浪确实能复制出大米 G系列的主板,但就是安装不上珠穆朗玛系统。

毛病出在哪他们也不知道。

对于大米藏着掖着他们很是气恼。找上级部门领导汇报,说大米这种藏着掖着不利于国内电脑发展。要求大米对所有生产电脑厂家放开源代码。

像 UINX系统那样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