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721章 来了(1 / 3)

加入书签

第1721章 来了
中秋节是华夏国的传统节日,历来代表着团圆,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人们心中最美好的一个节日。
2020年的中秋节与国庆节恰逢同一天,像这样双节同天的节日,大约19年一遇。
当年值19年一遇的国庆、中秋同天,想搭好日子结婚、开张做生间或建房挖基的人比比皆是,这一天,全国城乡处处有人家张灯结彩,或喜结连理,或开张大吉,或建屋动土。
梅子井村也有四桩喜事,一是嫁娶之喜,梅村有一户村民嫁女,而另一家则是娶媳妇;
二是有一户村民上月喜得麒儿,于中秋这天办满月酒;
三是建屋之喜,有一户人家当天动土挖基建新房,还有一家则是当天给楼房封顶;
第四件是事关全村未来的小喜事,当天村里的图书室正式开放。
以前的小孩子们大多喜欢跟大人去吃席面,为的是能吃到肉,现在生活水平高了,家家户户都吃得起肉,小孩子对吃席面的热情也低了些。
梅村的小孩子对村里谁家摆席面还是很感兴趣的,不过,对村里的图书室更感兴趣,都盼着早点开张,去看看有什么书。
村里有了图书室,周村长蹰踌满志的计划着当个小推手,推动全村小辈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终于等到国庆节到了,他起了个大早,早早的吃了早饭,特意换套喜庆的红色唐装。
那是小乐乐孝敬他的衣裳,一共有四套,青色、红色、蓝色、暗红色各一套,都是绸缎面料,绣着团花,适合中老人穿。
夫唱妇随,周满奶奶也换了与老头子一样的衣服,她的是一套红色的袄裙,上衣与现代衣服的袖子一样是窄袖,再配马面裙。
夫妻俩衣裙的花纹是代表着长寿的菊花和寿字,所以嘛,是情侣装。
老太太换好衣服,再把头发梳个髻,插了两朵花胜,一支有滴珠的梅花簪,那气质立马就有了,妥妥的像大户人家富太太。
周村长家的孙女周天月,小孙子周天星看到装扮过的爷爷奶奶,嗷嗷大叫:“爷,你好帅气!奶,你今天这一身真体面1
“我今天才知我爷我奶竟这么有气质,老人们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这是真理埃”
“爷,你这样走出去,比我们校长还有气常”
“我奶这样子要去什么服装走秀场,妥妥的秒杀一切模特。”
姐弟俩花式赞美爷爷奶奶。
周村长的儿子大海小海因不是职工干部,所以嘛,不受限制,大海有两个儿子,小海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大海的大儿子周天庆和周天喜读大学了,读得都是三本线的专科。
小海最大的孩子周天宇也在读大学,第二的孩是女儿周天月,因高考考得不理想,回了老家房县复读高三。
他最小的孩子也是个儿子,叫周天星,他出生时政策还没放松,算是超生的,九岁,读小学三年级。
老家村里有图书馆,学校也有乐家姑娘捐建图书馆,教育方面越来越有前景,周小海也和周扒皮家的儿子们一样把周天月周天星也送回老家读书。
周村长周满奶奶听到孙女孙子一顿夸,笑得见牙不见眼,喜滋滋的又整理了一番衣服,带孙女孙子前往村办楼。
老两口带着孙子孙女雄纠纠的晃至村办楼,先到周扒皮家汇合,拿鞭炮去地坪摆放。
周扒皮扒婶也换上了喜庆的唐装,同样是乐家姑娘送他们的衣裳,也是绣菊花团花的精致刺绣装。
周天宏周天晴周天蓝与周天月周天星都是堂兄弟姐妹,相处得极好,自己兄妹们有什么争执是小事,没有隔夜仇。
兄妹们兴致勃勃的将磨盘大的鞭炮当车轮滚到地坪,再摊开,整成一个巨大的圆圈圈。
周村长先开村办楼办公室的门,拿些字和桨糊上二楼,先在二楼的门上贴了喜祥如意四个字,再给图书室每道门上贴个“吉”字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字。
开了每个图书室的门,拉开窗帘。
万事俱备。
周村长下楼,与周扒皮守在屋檐下。
不多一会儿,村里的孩子们与家长们陆陆续续的赶至,紧挨着梅村的两个村子们的孩子们也来了。
领村的孩子们与家长们是由他们的村长率领,组队而至,每个村的家长队各带着一份礼物。
礼物当然不是给周村长的,是送给梅村图书室用的——一套装纯净水桶的那种迷你型饮水机。
图书室有桶装水,小孩子们读书学习时只需带自己的杯子,渴了就去饮水桶上接水喝,很方便。
农村喝的是山泉水,干净又好,当饮水机上的水喝完了,自己烧开水,冷凉后加进饮水机就行了,即节约了成本,又方便了孩子们,两全其美。
梅村与紧邻村几乎快变一个村,村民抬头不见低头见,所以嘛,邻村村长与村民希望让他们的小孩子们也到梅村看书学习,周村长和梅村的村民们也没拒绝。
当然啦,先小人后君子,周村长还是提前打了预防针的,说好了不管是梅村还是邻村的孩子在图书室看书学习就得遵守纪律,不服管教者,若破坏图书或者打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