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7 章 027(二更)(2 / 5)

加入书签

择将后宫风波给掩盖下来,以只杀主谋的方式平息风浪。

但若她死了,她的子女也难以保证日后坦途。

另外一条,就是在收到这条警醒之后尽快回头!

她确实有错,可到底不像王皇后一般,和关陇六镇的贵胄有着密切的联系,让陛下急于清除。

只要她愿意舍弃一些东西,还是有活命机会的。

这么一看,后面这条路显然要可靠得多。

人总得先活下来,才能考虑其他的东西。要知道,眼下的局势也已和王皇后上次找她的时候大不相同了……

或许还需要被她在意的,就是武媚娘的态度了。

但一来,自武媚娘入宫,她便早早

() 抓住了李治的需求,跳到了王皇后的对立面上,让萧淑妃都没能插上几句话。

两人之间没有太多仇怨。

二来,她能让人带来这份警告,或许也代表了她的态度了吧?

不过话是这样说,萧淑妃想了想,还是不敢贸然行动。

她将自己的心腹宫女喊到了面前,像是闲谈一般问道:“你觉得,武昭仪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那宫女没料到会忽然自萧淑妃的口中有此一问。

大概是因萧淑妃这两年间过于修身养性的缘故,她竟没在第一时间想到什么后宫争斗之上,而是真琢磨起了武昭仪的品性。

萧淑妃瞧着她的表情都能猜到她此刻所想,不知为何颇感无语凝噎。

但再一想到自家女儿也是这种没心没肺的状态带回了个炸雷一般的消息,又将本欲出口的吐槽给吞了回来。

听得宫女说道:“我听人说过,六局二十四司的宫女除却常驻于各宫的,但凡是去过安仁殿的,几乎都对武昭仪评价很高,觉得她为人宽和,是个相处起来舒服的主子。别的姑且不论,她应当挺会拿捏相处分寸的。”

若不然也无法在回宫后的短短时间内便博取到李治的偏爱。

不过这最后半句话,她好像还是不要说比较好。

萧淑妃闻言揉了揉眉心。

她的心腹宫女在立场上应当是天然站在她这一方的,尚且会有这等想法,那么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

经年累月间扩散出去的声望,或许真是她能察觉到自己近来异动的凭据。

而这份与人为善的做派,不管是伪装也好,还是当真如此,总之她若此时收手,活命的机会看起来更大了些。

但有错就是有错,陛下这种脾气的人,不会因为宫里多一个淑妃吃不了多少多余闲饭,就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她想了想,又在第二日将女儿叫到了跟前。

武媚娘既然不想让这拉拢出现在明面上,而是通过她的女儿传达消息,那她便先还是按照这个法子继续往来好了。

李素筠认真地端详了一番母亲的面色,惊觉她比起昨日的样子平和了不少。

她心中一喜。

这么看,阿菟真的没有骗她,那句话是有用的。

但很奇怪的是,昨晚上她在睡前让宫女跟她说卫子夫,听到的却是一个公主府中的讴者一路成为皇后的故事。而这种身份,和王皇后还有阿娘相距得有点远啊?

没关系!她现在还想不通,迟早能想通的。

萧淑妃摸了摸女儿鬓边的碎发,“替阿娘做一件事好不好?”

李素筠点了点头。

“去问问,若要后退,该当如何。”

她需要知道武媚娘能对她、对她子女的容忍底线在哪里。

但让萧淑妃有些没想到的是,被女儿在两日后傍晚带回来的答案,并不太像是武媚娘希望她接受到的处罚,反而是在教她,要退到哪一步去,才能让李

治打消对她问罪的意思。

这也是一个,若是让萧淑妃自己去想,绝不会想到的答案。

她望着面前早已因心烦而剪秃了的盆景,又将那个答案在口中转圜了一遍,“周国夫人啊……()”

——————

永徽六年七月初,废王立武尚未随着朝堂人事变动结束而落下帷幕,后宫之中倒是先有了另外一条令人惊愕的消息。

萧淑妃向李治递上了一份请罪书。

她以妃嫔善妒为名自请除淑妃之位,并请跟随周国夫人钻研佛理,重学规矩。

周国夫人是什么人?

那是李治的保母姬揔持。

自南北朝时期便盛行的尊崇保母风尚,让姬夫人在太宗朝便被封为二品夫人。

长孙皇后病逝后,姬夫人在李治面前的地位水涨船高。又因太宗亲征辽东之时,姬夫人率领太宗后宫嫔妃前往前线觐见,在还朝后便被封为一品夫人。①

到了李治登基之后,姬揔持便成了周国一品夫人!

这一连串的升迁,足可证明李治对这位长辈的恩厚。

若说李治对谁最为信任倚重,姬夫人必然在前二之列。

而让李治格外满意的是,姬揔持很明白自己的优待从何而来。

或许是因早年间以罪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