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31 章 131(一更)(2 / 3)

加入书签

她还是定了定心神,问道:“何为航海罗盘,什么又是旱罗盘?”

罗盘的名称她听过,便如日晷、司南的底盘都可以叫做罗盘,但当其前头带上了所谓“航海”“旱地”这样的定位之时,必定和她所猜测的内容出现了偏差。

可惜卢照邻似乎并不打算直接给她解惑,答道:“等你抵达了太史局办事处你就知道了。”

马长曦垂眸沉吟了一瞬,忽然问道:“可我又如何确信你不是在诓骗于我?”

那正向她请教木工学问的男人显然没因为老师的疾言厉色而心中有所不满,反而在此时当起了个合格的捧哏,“不错,谁知道你是不是来此地干坏事的。”

卢照邻对上了这两人对他充满

怀疑的目光,突然觉得有点头疼。

早知道他该当带上两个太史局官员一并前来,还能更有说服力一点。

更倒霉的是,安定公主虽然给了他那个熊津都督府主簿的官职,但他的官服和鱼袋却还没到正式下发的时候,让他想证明自己乃是朝廷中人都有点困难。

若在他面前的只是个等闲匠人,说不定确实不用那么麻烦,反正先跟着他走一趟,也好随时回来。

偏偏,这位马匠师的情况特殊了些。

卢照邻快速思索了一阵,说道:“若你有所怀疑,可以请人随你一同前来。海州地界上交通便捷,几个时辰就能到达太史局所设办事处。往返都不用一日的时间。”

他旋即又将自己的佩囊摆在了桌案上,“这其中的通宝数额虽不多,但我想,往来一天的误工费用也足够了。”

马长曦不是个喜欢纠结的人,见卢照邻都已这样说了,当即应道:“那好,我带上几个人,跟你一起走一趟。”

卢照邻客套说道:“你便是多带一些人也无妨。”

反正他有这个底气自己并不是来干坏事的,不怕多几个监督的。

但等到半个时辰后即将起行,卢照邻又不免陷入了沉默。

他朝着马长曦看去,见她的后头直接跟着十数个人,有一瞬间像极了带着那一堆将领下海船的安定公主。

更让这画面看起来眼熟的,是这些在她后面的人,都是些看起来手脚力气不小的壮汉。

以其虎口以及手指的老茧看,恐怕都是些木匠。

更过分的是,还没等他们起行呢,就又从村子的前头来了一群扛着农具的汉子。

这两方队伍直接将卢照邻给夹在了中间!

从周遭几乎没停过的言语里,卢照邻麻木着表情,将情形给猜测出来了大半。

这位马匠师在四邻八乡的名声真不是一般的响亮,哪怕她年龄很小,但凭借着一手几乎无痕的榫卯衔接,让周遭不少木匠都愿意向她请教。

为了能学到真本事,没人怕在正经问题上多挨几句骂。

而与她同乡之人,更是能以极低的价格在她这里打造器物,换来在她有麻烦的时候都来帮上一把。

现在卢照邻用这样一个理由要将人给请走,在他们看来,可不就是个有麻烦的时候吗?

卢照邻:“……”

他现在忽然理解了,为何对方的消息会被隐藏得这样严实。

因为这对于当地来说,显然是个需要被妥帖保护的重要人物!

得亏他看起来形象不差,在经由了一番解释后才只让这位马匠师带上了三个随从出行。

现在只希望,在正式检验过对方的本事之后,他能顺利地将人给带到公主面前了……

只是找个人而已,便如此的麻烦,也不知道公主在带着这样多人出征的时候,到底面临了多少问题。

------

但何止是出征麻烦呢,平日里的管理

也很麻烦。()

在卢照邻带着马长曦一起前往罗盘制作基地的时候,长安城里已有了新的议题。

?千里江风提醒您《[大唐]穿成安定公主怎么办》第一时间在[]更新,记住[(()

此前的献俘大会上陛下已宣告了这样的消息,要在高丽故地成立安东都护府,在由高丽宝藏王遥领安东都护的同时,另寻一人来担任长史位置,决断安东都护府境内的军政要务。

这个安东都护府长史的位置,对于坐镇之人的要求可能比熊津都督府长史还要更高。

到底由谁来出任这个官职,就成了个大麻烦。

在姚懿被派遣到西南地界病逝,任雅相督军东北病逝之后,李治是完全不敢考虑五十岁以上的老臣了。

万一再死一个,还恰逢当地动乱,真是要出大事的。

“你阿耶原本说,要不要对周道务破格提拔,让他从留守此地暂时督管,变成正式担任此地长史。但临川同我说,周道务或许有领兵之才,却并无在边地动乱中决断之能,要是由他直接出任安东都护长史,恐怕迟早要出乱子。”

“若是真想用他在边地作战的经验,倒不如给他营州刺史的官职,也好过去当那安东都护府的一把手。”

“我想来也确实是这么回事,而且也不怪临川有此等担忧,他在边境折冲府中的历练还是太少了。原先是上头有邢国公压阵,若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候真不好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