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给养恩(2 / 3)

加入书签

都不敢查,邸报最初只用活字印刷印一千份,却是临时加到五千份,发行也从顺天府推广到周边的省份,初刊连南京地方上都有印刷。

与此同时。

唐寅也从汉阳城出发,回大明了。

与他同行的,除了晋城大君李怿之外,还有陪臣柳子光、成希颜,与此同时则还带着十几辆马车,里面装载着朝鲜给大明的贡品,以及给张周的礼物,至于唐寅和徐经的……则没有单独列开。

朴元宗亲自出城送行,送出六十里。

“伯胤,你早些回去吧,忘了我们还商议过一件事?全靠你自己来办了。”唐寅道。

这所提醒的,是让朴元宗把李克墩家族给抄了。

朴元宗一脸期待道:“学生出城之前,已拿了大王大妃和大妃的旨意,去抄李府了,除此之外还有他派系的人,有的是以叛国的名义,有的则是以发动士祸危害朝鲜的名义。或许现在事都已经成了。”

唐寅皱眉道:“你是想趁着我走之前,借着大明的声威,再给你撑一回腰?”

朴元宗辩解道:“学生并无此意。只是不想辜负了唐先生对学生的教诲。”

“唉!”唐寅叹息道,“你就算是借助大明的声威也没什么,但你这么做很容易让人觉得,这是在打击报复。李克墩在朝鲜的势力可不小啊,你抓他一族便是,还要牵连他人,只怕会让那些给燕山君做事的人自危。”

“是,是。”朴元宗回应着。

唐寅似乎明白了为什么朴元宗要送自己送出六十里。

感情是怕被李克墩的人后发制人,干脆就跟着一起出来,其实还是想借助他唐寅的威势来保证他朴元宗在朝鲜的地位。

……

……

当晚驻扎,朴元宗也没动身回城。

反而是留在唐寅的军营里,以跟唐寅喝饯行酒为借口,一起等待汉阳城内的清算结果。

“朴领相,李家已经攻进去了,拿下了李克墩和家族中的男性,一个逃走的都没有,另外还有他们的门人上百人,也一并被捉拿,驻守城门的人有李家的人也一并被铲除,与此同时慈顺大妃发布手谕,说是免除李家男性之外所有的罪责。”

消息传来,朴元宗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李克墩一党终于被清除,忧的则是因为他在这次清算中选择回避,而慈顺大妃,也就是李怿的母亲在此事中参与过多,而且还干涉了他的清算进程。

唐寅先摆摆手把传令的人给屏退,笑道:“伯胤,看来你以后有对手了。”

朴元宗道:“先生是说慈顺大妃?她……本就可以听政,我……无法与之匹敌。毕竟新国主尚且年幼,大妃参政之事古有先例。”

唐寅笑着问道:“难道你就打算坐以待毙?”

“待……待毙?”朴元宗对这词比较敏感。

唐寅道:“你们促成了晋城大君与元妃的和离,他将来亲政之后,是否会对此清算呢?他以后是指望母妃,还是指望你们这些大臣?”

朴元宗叹道:“可是……有点难啊。”

“事在人为啊。”唐寅差点就想说,你去把慈顺大妃弄死,这样你就可以高枕无忧来当朝鲜的摄政王了。

小兄弟,你难道只想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没有想过将来自己当朝鲜国王?条件还是很诱惑人的哦!而且你还能获得大明的支持,我就站在你这边。

唐寅又提醒道:“待晋城大君受册为朝鲜国主之后,他再回朝鲜,你想事成可就难了。言尽于此了。”

“学生明白了。”朴元宗道,“那学生今夜就驰马回汉阳城,以后有机会一定到大明拜见先生,拜见莱国公。”

“去吧。”唐寅笑着起身送朴元宗离开。

……

……

朴元宗带着送使的人回汉阳城,与此同时,李怿也听说了朴元宗势力把李克墩这路旧勋派的人给铲除的事。

唐寅晚上去见他时,但见少年郎正呆呆坐在那,面前的酒食都没有动,显然他对于出使大明这件事,感觉到很忧虑,似乎也怕自己不能活着回朝鲜。

“大君,你是在为妻子的事而念念不忘吗?”唐寅坐下来,笑着问道。

李怿道:“唐使节,是说我以后再也见不到爱妃了是吗?”

听個少年郎称呼自己的妻子叫“爱妃”,唐寅还是觉得很别扭,不过他还是点点头:“要成就大事,就要懂得取舍,你跟慎家的女子联姻,这是你兄长在位时所安排的,她的家族已覆灭,是不可能留在新国主身边做元妃,甚至做王妃的。”

李怿一听眼泪都落下来,摇头道:“可是爱妃她对我很好,从没有因为家族的事对我有任何欺压,我们相约相守一生,为什么要让我们分离呢?”

“嗯?”唐寅没想到李怿还是个“情种”。

唐寅一时间都不知该怎么回答了。

李怿问道:“使节,我听说他们把爱妃流放出去了,她现在何处?我还能再见她一面吗?”

“不能。”唐寅回答很直接,“你此生都无缘再与她相见了。你到底想要朝鲜的王位,还是要你的爱妃?你要知道,大男人要成就大事,女人是想要多少有多少的。哪怕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