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六百一十五章 不想当主帅的安边侯不是好将军(2 / 3)

加入书签

视,也正是因为看到他的不求上进,以及发现他并不能带下面的将士取得想要的军功。

这次朱凤被作为副帅,朱祐樘和张周也有这方面的考量。

必须要有人能对朱凤形成鞭策,而这个人最好就是之前曾在宁夏一战中以莽而著称的崔元……但其实崔元的情况也没比朱凤好到哪去,都是得到军功和爵位之后,开始有懈怠的情绪,想得到又怕失去。

“在哪边?”朱凤问道。

之前他跟崔元一样,都不想硬战。

但眼下是两个臭皮匠,互相勉励,到最后又不得不联手。

或者说这次的机会也的确是太好了,自己在武器上有极大的优势,如果就是不战的话,也显得太窝囊了。

“在那边,好像是……北边……”

“嗯。”

朱凤道,“传令下去,加速行军,必须要赶在鞑靼人撤退之前,堵截他们。”

“要不要去增援?要是崔驸马那边……”

“增援是来不及的,不过我们距离他们也不远,如果他们遇到麻烦,会往我们这边靠近的,我们再杀回去,鞑靼人就相当于是落进陷阱里。”

朱凤的话,让一旁的将领觉得惊讶。

这位安边侯,是打算让京山伯崔元当诱敌深入的诱饵?

好胆识,好谋略……你这是把皇家中人当炮灰啊,难怪你让主帅去带兵冲在第一线,感情你是打算造反,自己当主帅啊。

阴险!

平时看伱浓眉大眼的,怎么就没看出来呢?

……

……

深夜。

朱祐樘因为剧烈咳嗽,从睡梦中醒来,随即咳嗽两声,一旁伺候的小太监过来,然后朱祐樘让人把外面在批阅奏疏的陈宽给叫了进来。

西暖阁,朱祐樘的卧房内。

陈宽恭敬立在那,等着朱祐樘给指示,旁边的小太监则在点灯。

“朕在这里几天,想回坤宁宫了。”朱祐樘道。

这话,让陈宽不好回应。

最近朱祐樘因为生病,又怕传染到身边人,一直都是独睡,可正因为生病,大概更希望身边人陪在身边。

“咳咳,各处还没战报吗?”朱祐樘道,“今天喝了药,有点昏昏沉沉的。”

陈宽道:“陛下,刚得到新建伯从草原上的奏报,说是并未发现鞑靼人的踪迹,已经在回撤途中,北方今年的大雪来得早,这场战事很可能是……”

朱祐樘叹息道:“唉!这次老天怎么不帮我们了?”

陈宽一听,皇帝现在对老天产生质疑了?

那是不是说,皇帝会对张周也产生一些质疑呢?毕竟之前皇帝可一直都觉得,上天是在庇佑张秉宽的。

“张懋和王琼那两路呢?”朱祐樘问道。

“也无消息,估摸着……都快撤回来了。倒是刚上报,说是新建伯派大同总兵马仪,六千驰援英国公的人马,在得知鞑靼人从花马池撤走之后,已经去追击了。”陈宽小心翼翼。

有萧敬的前车之鉴,陈宽在处理跟张周的关系上,则小心许多。

但他也不是一味对张周迎合,或者说是在皇帝面前不断夸赞张周,而是选择一种更为巧妙的方式,那就是尽可能不去提,偶尔张周有闪光点的时候,他也会跟着溜须拍马。

相比于萧敬在作为司礼监掌印中后期的激进,他陈宽则更显得低调,好像朝堂内就没有他这个人一样。

朱祐樘道:“张懋果然还是不如王守仁,人家一个新建伯,随便派过去一个总兵,都有勇气带兵出征,他算什么?咳咳!估摸着,知节和懋仁,也不会有什么战果,他们之前带兵往大宁去,耽误了一些时间。”

陈宽马上就听出来。

朱祐樘称呼王守仁更多是称呼爵位,而称呼张懋则直呼其名,到崔元和朱凤那边称呼表字。

这说明,在皇帝心中,更亲近于崔元和朱凤,一个是皇帝的妹夫,一个是皇帝的干弟弟,这关系……那是别人能比的吗?

陈宽道:“安边侯和京山伯也算是尽力了。”

“那就让秉宽回来吧。”朱祐樘道,“他已经到了港口是吗?”

“是的。”

“早些回来,路上还要走一段……外面是下雪了吗?”

“是。”

“这里可真暖和,外面下雪也感觉不到,不过朕最近也是有些虚寒,等明天精神好一些,再看看奏疏。”

“陛下,明日还……不上朝吗?”

“没法上朝,跟他们说一声吧,这次朕可能要多养病几日,今年这冬天,病来得也很不是时候。”

……

……

一夜大战。

崔元带着他的一千兵马出山谷时,后方已经皆都是他的战利品了。

“初步汇总,得首级六百零二,俘虏六十四,牛羊盛楼不计,还有一千多马匹……”

“战马吗?”

“是,都是上好的战驹,是他们来不及带走的。”

“挺好,挺好……”

崔元也显得有些高兴。

杀敌数量都快比他们总兵马数量多了,而且还缴获了战马,这是以前所不经常能得到的东西,就在于战马是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