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9章(2 / 6)

加入书签

楚 ,“ 臣识人不明 , 抛弃妻女 , 罪不容恕 。“

皇帝摇摇头 ,“ 你是被人算计 , 并非本意所为 , “ 眼看荀允和又要辩驳 , 皇帝髯眉道 ,“ 胺说你没错 , 你就没错 。“

荀允和难以想象这个时候皇帝还要坚持用他 , 他后退一步 , 合手一握 ,“ 陡下 ,

臣身为大晋官吏 , 天子门生 , 不能修身 , 不能齐家 , 何以治天下 , 陡下若放任臣继绩留在朝堂 , 天下百姓必以为陛下识人不明 , 悬求陛下发落微臣 , 勿要因为臣而沾污了

看得出来苟允和是铁了心要离朝 。

皇帝好不容易说服了自巳 , 反被他这话勾出了火气 , 当即斥道 ,

“ 你的名声大过朝廷 , 大过百姓 ? 你的脸面比胭的江山还重要 ? 你也是读圣贤书的 , 当知大丈夫不拘小节的道理 , 滚回去 , 给胺当差 。“

荀允和喉呈哑住了 , 立着不动 。

皇帝显然不愿朝局再生动荡 , 不得已先留下他 。

皇帝见他不再辩驳 , 那口气顺了下来 , 慢悠悠在他跟前蹼了几步 , 又扭头问他 ,

“ 你当初改名进京 , 是因你岳丈要求 ?“

荀允和不避讳 ,“ 是 , 他恨臣招惹杀身之祸 , 怕牵连妻女 。“

皇帝点点头 , 复又打量荀允和几眼 , 哪怕他年过四十 , 依然面容俊朗 , 风度翩翩 , 荀允和才貌双全 , 进京时便名声斐然 , 当时相中他的不知凡几 , 人家岳丈惊弓之鸟 , 担忧也无不道理 , 只是到底是狠心了些 , 拆散了他们一家三口 。

“ 你岳丈人呢 7“

荀允和在回程路上也招来银杏问过 , 遂黯然回 ,“ 三年前失身跌落山崖 。“

“ 哦 …“ 皇帝应了一声便不再多问 , 眼看荀允和大受打击 , 已心神俱疲 , 他摆搜手 , “ 你回去歇着吧 , 明日照常来上衙 。“

荀允和也无话可说 , 躬身而退 。

等他离开 , 皇帝挥退萧御 , 留下刘越问 ,

“ 珩儿呢 7“

刘越轻轻望了一眼皇帝 ,“ 回陛下 , 郡王不放心郡王妃 , 先送她回府了 , 说是晚些时候再入宫给陛下请罪 。“

皇帝正在把玩狼毫 , 闻言抬目看着他 ,“ 哦 ? 请罪 7“

刘越遂路下来 , 与皇帝道 , “ 陛下 , 今日之事从登闻鼓到青山寺一案 , 均是郡王妃暗中操纵 , 意在报仇雪恨 。“

刘越很清楚 , 这些话等着锦衣卫和东厂的人送到皇帝耳郭 , 不如由他来说 , 如此他划清与裴沐珩的界限 , 安然潜伏在朝堂 , 亦能向皇帝表忠心 。

皇帝听了这话 , 果然微微一震 ,“ 所以 , 荀卿这是被自己女儿算计了 7“

刘越面露冷色 ,“ 陡下 , 臣以为郡王妃有欺君周上之罪 。“

他话未说完 , 身侧的刘希文对着他喝了一句 ,“ 放肆 , 郡王妃是皇室宗亲 , 你只是一介微臣 , 岂可恶意中伤郡王妃 。“

皇帝显然是默许了刘希文的话 , 神色淡淡道 ,“ 此事烂在肚子里 , 不可对外言说 。

恰在这时 , 门口内侍禀道 ,

“ 陡下 , 昭明郡王求见 。“

这是裴沐珩来了 。

一个敢敲登闻鼓 , 亲手料理自己父亲的女子 , 哪里需要裴沐珩相送 , 裴沐珩无非是故意避开荀允和 , 以防牵连对方 。

皇帝看的明白 , 吩咐刘越退下 , 召裴沐珩进来 。

裴沐珩进殿后 , 果然第一时间路下磕头 ,

“ 孙儿替媳妇徐氏给陛下请罪 , 还请陛下怜她孤苦 , 莫要计较她莽撞之举 , 一切罪责由孙儿替她承担 。“

皇帝心情复杂地看着他 , 手指轻轻叩着桌案问 ,

“ 敲登闻鼓的是谁 ?“

子不言父之过 , 徐云栖状告当朝首辅 , 对朝局颇有影响 , 皇帝心生不喜 。

裴沐珩慢腾腾看了他一眼 , 回道 ,“ 是岳母章氏身边的嫁嫁 , 替主鸣冤 。“

那皇帝无话可说 。

为什么到现在鸣冤 , 原因也很简单 , 前不久苟允和举办寿宴 , 大约是不小心被

章氏看出了端倪 , 心中愤澈这才遣人击鼓鸣冤 , 恰恰那荀夫人也认出章氏 , 两厢各自行动 , 手段高下立判 , 人品如何也一目了然 。

“ 这叶者翰林怎么养出这样的女儿 ! “ 皇帝面露嫌恶 , 又吩咐刘希文 ,“ 去告诉萧御 , 叶家诸人一并问罪 。 “ 叶氏这是将父亲身后名和叶家声誉败了个干净 。

“ 武事 , 你事先知情吗 ?“ 皇帝悠悠往裴沐珩心口插了一刀 。

裴沐珩露出苦笑 ,“ 孙儿不知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