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6 章 被迫(2 / 7)

加入书签

想把你们几个全给挠哭了。”

“是啊,只有我兄长不怕……”谢九郎坐到萧氏旁边的矮凳上,回想被如影猫爪笼罩的阴影,如今还心有余悸。

“他哪里是不怕。”萧氏露出些笑容。

“兄长也怕?”谢九郎奇了。

“他只是在你们面前装作不怕罢了。”

“那兄长他掉眼泪了吗?”谢九郎这下可睁大了眼睛,就盼望着能听到一两句谢三郎的糗事。

萧氏还是要给长子一点面子,含笑道:“他怕归怕,却也不怕。”

谢九郎面露不解。

“知其难,不畏难,万难皆可克。”萧氏呷了口茶,意味深长。

有的人喜欢驯烈马(),有的人喜欢降雄鹰。

这世上总有想要逆流而上搏击长空的叛逆者?()?[(),他们野心勃勃,从不畏惧困难。

谢九郎顿时受教,“所以三兄才把猫都养在自己院子里。”

他至今还怵于这些利爪小兽,但是谢三郎却已经能把它们抱在膝上顺毛,这便是他们兄弟两不同的地方。

越是难事,他越是得趣。

谢九郎脸上不由浮出笑容。

“你笑什么?”萧氏挑起眼,看出幼子心里想着事。

谢九郎神秘兮兮地压低声音,有些试探兼告密的心态,开口道:“母亲不知,三兄这次出门一趟找到新的“猫”了。”

萧氏眉不动眼波静,“我知道。”

“您知道?!”

“他请安时问我,我不允你父亲纳妾,是不是因为爱极了他,不愿与人共享夫郎。”

“……”谢九郎从来都很佩服三郎,但是这一刻尤为佩服。

明知道母亲多智而近妖,还敢亲自来试问。

也没法,谁要三郎平素身边没有半个亲近的女子,遇到与女郎有关系且又想不通的事情,唯有来问母亲了。

谢九郎是知道他的“烦恼”所在,自从安城一别,他再提罗九娘,三兄总是爱搭不理,但是那双眼却分明蕴着暗火。

他还不曾见过三兄对谁这么耿耿于怀,那罗娘子确实有几分本事。

谢九郎心里正感慨,就听见萧氏紧接着问:

“他是不是有看上的女郎,只是对方身份不够,做不了他的妻?”

谢九郎登时给惊出一身冷汗,一下就给诈出话来,“……母亲什么都猜到了,居然还这样平静?”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他没有供人攻讦的弱点,我还担心他。”

萧氏出身兰陵萧氏,自幼才敏多览,惠心天悟,对复杂而多变的局势也有超乎寻常的洞察力,更何况是一门家事,亲子的心事。

谢昀被谢氏看中,是下一任的谢家族长,无论内外都对他格外关注,然而他异乎寻常的经国才略、固若金汤的稳重从容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比起其他,贪恋一个低微女郎又算得了什么,更何况那女郎若没有些特别之处,又怎会让他看重?

萧氏静静眺望院墙的乌瓦,几只雀鸟在上面跳跃,毫无人世间的烦恼,自由自在。

好一会,萧氏才才回眸看小儿,温柔问:“他这次又出门,是要去接那女郎吗?”

谢九郎还想给兄长留点脸,就听萧氏直接道:“等人到了,过段时间叫来我看看。”

谢九郎只得领命,正要去找谢三郎说,可刚到扶光院就得知谢三郎已经领着一支部曲,骑快马离开了乌衣巷。

/

罗家南下的这一路艰难险阻,不堪回首。

不但有胡骑偷袭还有流匪难民,罗家主终于体会到了戈阳丞周大人当初割肉换命的心情。

() 这一路丢的丢、舍的舍,本就不富足的罗家就瘦了一大圈。

罗纨之还听见罗唯珊在前头哭:“阿父怎的就把装着我的红玉珊瑚簪子、翡翠宝叶步摇、珍珠流苏钗的匣子丢了,怎么不干脆把那车书简丢了?!”

“家主就是把钱帛都丢了,也决计不会丢这一车书。”月娘听了,淡声评一句。

罗纨之点头。

在这个时候书是清名,若不想背负“庸俗、市侩”等不好的名声,许多人即便穷困潦倒也不会卖掉家中的藏书,罗家主还要做官,更要注重自己的声名。

好在从扬州转南行,加上多走淮河水路,胡骑的身影就少了。

繁华的地界更不见流民的踪迹,重兵把持着防线,不会让那些衣衫褴褛的贱民进来污了贵人的太平盛世。

罗家这一路风尘仆仆、狼狈不堪,个个若惊弓之鸟、面如菜色,若非有过所在手,官令只怕也要叫人为难好一阵才肯放行。

到了安全地界,所有人都露出轻松神色。

游侠们仁义尽致,拱手告别,罗家主为了好名声还要忍痛奉上金一百两给他们当做佣金,对方也不客气尽数笑纳。

罗纨之知道皇甫倓是个祸患之后,没少暗暗观察他。

在众人劫后余生、庆幸欢快的时候他依然凝着浓眉,就仿佛还有什么坏事在前头候着他。

罗纨之没敢大意,找到罗二郎说出自己的担忧。

罗二郎也是谨慎之人,罗纨之一提,他便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