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13 章 折绾后记(2)(1 / 28)

加入书签

来年四月,阿隼中了探花的消息传来,折绾和孙三娘带着人给街坊邻居都撒了铜钱。又请了锣鼓和舞狮子,设了流水席,热热闹闹的宴了七天。

与这个消息一块来的,还有明/慧的信。

折绾如常打开,本以为又是报平安的话,结果却看见信上说,川哥儿有了妾室。

明/慧开始为生育发愁了。

折绾怔怔了许久,起身走到书桌前研墨,想写下千言万语,又觉得一个字都落不到纸上。

她坐在椅子上好一会儿,才写道:“英国公府子嗣的事情,想来你也知晓,并不是女子的问题,是家学渊源。你不用求仙问佛,也不用吃药看病,只活得舒适就好。”

“我在英国公府里有一书房,名为别有人间,你若是喜欢,便将里头的书搬到你的院子里面去,闲暇无聊的时候看看,等你看完书,一切也就有结果了。”

她明白明/慧的苦处。她希望明/慧看开一些。

她站起来,又从买给素膳的小玩意里挑出了一些东西给明/慧,“权当是哄她玩了。”

素膳今日被袁家小闺女袁蕊请去宅子里面看戏——终于不担心被送美男了!便很是不亦乐乎,回来的时候听闻此事,担忧道:“这可怎么办好呢?”

折绾:“明/慧是个聪明的姑娘,她自己知道分寸。”

素膳哎了一声,“阿姐,那你别管了。”

折绾没有管。只是从这之后,她对明/慧未免上心了些,写信开解道:“人活一辈子,好比来人间游一趟。有月即登台,是风皆入座。无论春秋冬夏,不分南北东西。”

素膳就守在一边看她写信,撑着手道:“阿姐,你如今意境又高了。”

折绾好笑道:“也不枉我活了这么多岁数。”

她起身看窗外,“今晚倒是月色好,也凉快。”

素膳:“快秋日了。”

折绾起了兴致,“咱们去明溪上游船吧?”

素膳:“也行。”

两人就提着灯出门了。明溪就在茶庄前头,不远。因如今闽南重茶,四处还有人巡逻,倒是安心。

两人撑着小舟顺水而下,还碰见不少文人雅士携家带口。如今闽南不愁银子了,科举的人倒是多了起来,折绾还捐了不少银子给书院,买了许多笔墨纸砚送去学堂,名声很是好。

她跟素膳远远的缀在后头,乘兴而至,乘兴而归,身上起了重重的露水。换了衣裳,坐在炉子边烘干头发,说起去苏杭的事情。

“上回去没有好好玩,只看寺庙里面逛了。这回要好好看看。”

折绾:“行,去住半年吧?”

素膳:“这边的事情怎么办呢?都给蝉月?”

折绾:“你看着办就好。”

素膳:“我看着行。”

折绾:“那就行。”

蝉月却不答应,风风火火进了宅子,头上冒着汗,哭道:“你们都出去玩,只

留我一个人做事,我不干。”

折绾:能者多劳嘛。

⒌本作者枝呦九提醒您《继室》第一时间在.?更新最新章节,记住[(

蝉月:“主家偏心,你对素膳姐姐说的是少操劳,少皱纹。”

折绾咳了一声,心虚不敢吭声,素膳就哄道:“那怎么办?我要走半年,肯定是要有人接过来的。”

“不交给你,我交给谁?交给谁也不放心,只有给你我才能松口气。”

蝉月心下满意,但还是不愿意多干活,又出主意,“给素兰姐姐呢?”

素膳连连摆手:“我可不敢说——她手里的事情比我还多,她力气也大,上回打了我手臂一下,痛了好几天呢。”

蝉月不依,“我家里还有孩子呢。”

蝉月如今也跟着折绾姓折,家里招了郎婿,跟着她一块在外头做生意。五年前,她生下了一对龙凤胎,家里就闹腾了起来。

素膳只好拉着蝉月出门,一边哄一边劝:“好嘛,你家里有孩子,素兰难道就没有嘛?好蝉月,我半年就回来了。”

蝉月:“你就是欺负我!”

素膳:“我没有欺负你,我只信你,就是素兰,我也是不信的。她做事情哪里有你心细。”

刚说完,素兰就来了,闻言吊起眉梢,“哟哟哟,又哄人做事了。”

素膳:“你快走吧,阿姐在里头等你呢。”

素兰笑眯眯的进了屋,见了折绾道:“我家师父写信来了。”

她们来闽南的时候,周掌柜没有跟着来。她要管着京都的事情,一摊子的事情都要她做主,她根本走不开。

她也不愿意来。她道:“我是生在京都,长在京都,如今年岁大了,便也想死在京都,并不愿意四处跑了。若是我死的时候主家能回来看看我,我在泉下有知,想来也是高兴的。”

折绾便不勉强,只由她自己去。但常常通信,这些年光是她跟京都众人写的信就有几箱子。

她便问:“你师父写了什么?”

素兰:“她说要来闽南看看茶庄。”

折绾高兴起来,“这是好事。”

“什么时候来?”

素兰:‘写信的时候就已经出发了,大概还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