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85章 最大的肯定,拿奖拿到手软(1 / 4)

加入书签

相比北极熊那边通过“考古”就能搞出不少有用的技术出来不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可回收火箭技术,是实打实的自主创新。

不过,还没有到技术顺利的研发出来就提前试射,失败几乎是必然的。

对此,马斯柯倒是看的比较开。

“迪尔斯,你不需要有什么负担,我们这一次的发射一直到了最后三十多秒的时候才出现爆炸,这已经是一个很不错的成绩了。”

“甚至这已经比我预想到的情况要好一些。”

“至少说明我们改进版的猎鹰9号,在发射系统方面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甚至在一级火箭中间点火的时候都没有问题。”

“只是最后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意外。”

虽然猎鹰9号改进型发射失败了,但是后面的研发工作不能停下来。

马斯柯也是担心下面的人有太大的负担,到时候搞得畏手畏脚了,反而不美。

所以他不仅没有发脾气,反而在推特上面发文庆祝猎鹰9号改进型的研发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

在今年之内,他们还会进行第二次的试射。

不炸几次,怎么对得起那高昂的研发费?

不炸几次,怎么显得火箭发射的门槛有多高?

“我们初步排查了一下问题,在最后一次点火的过程当中,我们发动机上的一个管件连接处出现了问题。”

“大概率是出现了开裂或是安装不牢固的情况。”

“所以燃料泄露出来,引发了爆炸。”

迪尔斯的动作也是很快。

从发射失败到现在为止,他几乎是眼睛都没有闭上过,一直都带着工程师在排除各种故障原因。

而这些努力,自然也是有成果的。

“以前的一级火箭不需要经过后面的两道点火程序,所以一些零件的耐久性能跟现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借着这一次的机会,我们可以考虑把发动机周边的零件都提升一下耐久性的要求,看看还有没有其他的零件有问题的。”

“有问题不可怕,找到原因,解决它就行了。”

迪尔斯的回答让马斯柯很满意。

这么快就找到了问题的原因,那么猎鹰9号改进型距离成功就更进一步了。

到时候,他也觉得可以考虑搞一搞启明星科技那边的星链系统。

他觉得这套卫星系统似乎很有前途。

“我们之前有一些员工跳槽去到了华夏那边的启明星科技,人事部在想办法看看能不能把一些人重新招聘回来,应该会加快我们的研发进度。”

别以为美利坚人做事就一定遵规守纪,那完全是扯蛋。

能够有空子可以钻的时候,不管是谁都不想放过的。

“这个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我不干涉具体的事情。”

马斯柯挥一挥手,不想跟迪尔斯讨论这个话题。

有些东西可以去做,但是冠冕堂皇的拿出来讨论,他还是觉得有点不舒服的。

……

特斯拉对外公布今年要再次的进行猎鹰9号改进型的再次发射。

北极熊那边对外公布自己要搞不一样的可回收利用火箭,并且一上来就是搞大型火箭。

启明星对外公布下個月要利用启明星9号进行第二次的星链卫星发射。

这些动作,给全球航空产业都是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作为航天科技的总经理,钱俊峰这几天也是接到了不少的电话。

领导们都比较关心航天科技这边有没有什么动作,了解可回收火箭的难度。

特别是重型可回收火箭,那个东西要是能够搞出来,那么节约的成本就更多了。

感受到压力的钱俊峰,忍不住给曹阳打电话交流了一番。

“曹总,你觉得北极熊的可回收火箭能够搞出来吗?”

相比美利坚那边的动作,钱俊峰其实更加关注北极熊的动作。

毕竟华夏的航空航天产业,有不少都是来自于北极熊。

如果北极熊那边能够搞出来不一样的可回收利用火箭,指不定航天科技那边也可以有样学样的搞一下。

“三十年前人家就已经成功的试飞过类似的可回收火箭,所以北极熊肯定是可以搞出来的。”

“只是它们虽然可以搞出来,但是性能如何,稳定性如何,成本如何,这就不好说了。”

“指不定它们的可回收利用火箭的单次发射成本,比一般的火箭还要高呢。”

北极熊的航天技术还是很厉害的。

这一点,曹阳倒是不看看地它们。

当年北极熊的前辈们留下的底子太深厚了。

哪怕是吃了二十多年的老本,都还是有非常深厚的本钱,可以继续吃下去。

这种优势,其他国家是不具备的。

当然了,这种优势,恐怕也没有几个国家想要经历一遍的。

“那倒也是,联合火箭航天公司几乎囊括了北极熊所有的火箭和卫星相关的研究所、设计师和工厂。

“里面有一些老的设计师还亲自参与过当年的火箭项目。”

“现在找一找仓库里的封存资料,到时候会有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