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八章 摊牌(2 / 3)

加入书签

傅一起拉着陪葬,让他不会再受到楼太傅得压制。

当然,在此之前,首先就得彻底打破楼牛的幻想,把这桩桉子查实才行,而这对于李皓而言实在不难,毕竟李皓在这事上是开了眼的。

这事突破口有两个,一个是县丞李逢,这家伙既然要配合楼牛和马荣行事,那对于内情肯定是知晓的。

只是楼牛不一定会让他活着,而且他下起手来也比李皓更快,因为大牢如今本身就在他控制之下。

再者对于李逢这种满腹坏水的该死之人,李皓其实也没心思救他,所以就作为备选,能拿下就拿,拿不下来就算了。

李皓主要想抓的是另一个突破口,也就是他和马荣、颜忠的来往信件,谁让大部分人都没养成阅后即焚的好习惯呢。

当然,马荣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防着楼牛一手,毕竟这家伙是为了能达成目的,便把相信自己的知己好友推向死路的人。

对于这种人,马蓉要真是全不设防,那才是湖涂蛋呢。

到了次日一早,凌不疑便率部离开了铜牛县,李皓和楼牛一同到城外相送。

在回去县衙的路上,李皓便主动向楼牛提起了太子前来铜牛县驻跸之事,同他商议该如何接待。

楼牛听闻之后有所疑虑,问道:“铜牛县刚经历过马荣之事,城中尚有不少马荣麾下的士卒,此时太子若是过来,我担心万一出了什么纰漏让太子受到惊扰,可如何是好。”

李皓回道:“如今铜牛县在楼公子的治理下,已经恢复了往日气象,而且太子殿下身边还有朝廷大军在,到时直接原先马荣麾下到时直接移驻到城外,有羽林军他们看着,出不了什么问题。

正好也可借此机会把城防守卫给调换下,虽然我相信那帮士卒在楼公子的带领下不会生事,可让他们总管着城防也不合适,楼公子觉得呢。”

楼牛对此能说什么呢,只好回道:“袁将军考虑得是,那我便着手安排先把县衙清理出来,好让太子殿下驻跸。”

李皓闻言笑道:“那便麻烦袁公子了,正好我也派些人手来帮忙,毕竟有些具体的防务工作,还是得有专门的人来安排。”

楼牛回道:“这是应该的,太子的安全最重要,我手下这些差役也确实干不了这活。”

确认了事情之后,李皓便回到了营中开始调遣兵马入城,不仅是要负责保护,也是趁机把马荣藏的那些信件给找到。

因为已经从那些早先在城中安置的细作了解到了,马荣在进入城中之后,大半时间都是在县衙之中。

所以最大可能,他所藏匿东西的地方,就是在县衙,毕竟这种重要的东西,想来他也不会假手于人。

当然,其他地方李皓也让人暗中去找了,只是因为县衙的特殊性,所以才需要额外找一个借口。

楼牛对于这件事也不是完全没有疑虑,只是太子过来的事,是他无法控制的,而只要太子来了,那他的县衙就必须让出来。

毕竟铜牛县又没有皇家别院,总不能让太子去住民宅吧,那样于理不合。

不过要说楼牛完全无法阻止,那倒也不是,只要他敢豁得出去,暗中鼓噪一下城中兵马哗变,想来太子也未必就会过来涉险。

可想到就在城中的李皓,楼牛还是断了这个想法,毕竟在李皓的眼皮子底下搞这种事,风险太大,多做多错。

因此最终楼牛也只是让人暗中盯着李皓的人,看能不能发现什么情况。

但楼牛不明白,李皓能派出来的人,那可都是花了数年时间悉心培养的,哪里是他找的那帮游侠能看的住的。

没两天时间,他们就从县衙之中找到了暗格,并从中将马荣收藏的信件找了出来,并送到了李皓手中。

拿到这个,楼牛的结局便算是定了,不过李皓并没有及时发作,而是在等待太子到来,顺带暗中让人传信出去,让袁沃带着程始和颜忠去与太子汇合,一同赶来铜牛县。

反正太子随行的兵马众多,藏这么两个人还是极为容易的,也不会让外人发现。

另外就是都城那里也派了人去,盯着楼牛亲手刻给王延姬的那枚铜镜,毕竟李皓可没忘了楼牛这家伙多才多艺,因此这些信件写的时候用的不是他惯用的字体。

故而还需要他拿面刻了不同字体的铜镜来比照,来证实书信是楼牛亲手所写。

等太子到来的前一夜,李皓派人将楼牛请来,说是有事要与他商谈。

楼牛依约到来,却发现李皓正一人坐在中央,旁边站着两个护卫一样的人,周遭连个侍女都没有。

当即心中便隐隐有些不安,尤其是在近身之后,他看着其中一名护卫的身影,越发的有些眼熟,只是突然有些想不起来是在哪见到的,这种不安就更加剧了。

不过楼牛的心理素质还是可以的,在心中强压下这一切,面似平常的坐了下来,问道:“不知袁将军今日找我来,是有何事要说。”

李皓此时也没有在卖关子,直接就说道:“也没什么,只是想让楼公子知道下情况,做出正确的选择而已。”

说完便示意袁沃,让他把东西拿给楼牛看,只见袁沃在手中捧着的盒子中,拿出了一封信件交给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