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7.论技术,论机遇,论新渠道(2 / 3)

加入书签

区,李安转头让司机师傅去桂发祥。

禹城的确就这么大点地方。

-

李安今天不喝酒,他今天中午就给齐云松打过招呼说在医院体检。

昨天吐完,到此刻,他胃都还没缓过来、

昨天晚上他上网查了一下,没有找到致使他忽然呕吐的原因,不过顺着检索信息,他了解到了一种被称为“人格解体”的心理症状。

据网上说,‘此症状的特征为自我关注增强,但感到自我的全部或部分似乎是不真实、遥远或虚假的’。

这段描述几乎完全命中,他昨天下午在卧室里就是这种感觉,感觉周围的一切都是假的,像是身处梦中一样。

可当他想具体的查查这个症状时,发现网上相关的信息极少,多数提到的网页点开都是重复的一段话,‘作为一种原发性精神障碍,其原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与精神应激因素以及生理学和心理学有关,多数学者认为,人格解体是一种原始的、高度病理化的防御方法。’

奈何专业名词太多,他便放弃一探究竟了,再者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的精神状态都是没有问题的。

大概是最近事太多,导致身心有些疲惫,在思考一些问题时激发了身体的应激反应。

想想昨天居然试图用强行溺水的方式来证明自己这...多少天来着...

李安揉了揉眉心,他似乎已经算不清自己来到这里多久了。

总之这个问题现在已经不重要,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在昨天过去了。

“到了。”

李安收回思绪,转脸望向窗外,他和郑晓雨就是在眼前这根路灯上的出租车,穿过路灯,他看到齐云松和杨大力两人正站在桂发台门前的台阶上。

应该是在等他。

付了车费,他开门下车。

微笑迎上。

-

三个男人不喝酒,一顿饭能吃了快三个小时。

这里面得有多少话。

期间李安连着两次纠正齐云松,“齐老师,讲座,讲座。”

没上这个大师课之前,一时虚荣心在做怪,李安听着“大师课”这三个字还有那么一点嘚瑟,可是上完之后,他看了季洋录的视频。

哎哟,简直不能看,比起奥拓上课那个范,他顶多算个讲师。

虽说最后那首k310弹的是确实,可那又如何?

什么叫大师,领域成就突出,圈内德高望重。

近了说,人魏老师那才够得上大师的称谓。

所以再听齐云松对着他左一个大师,右一个大师的,他臊得慌。

“迟早的事。”

自从听完李安的课,齐云松就有这种预感,怕是按这样发展下去,李安未来真能在国内的钢琴圈里混出点名堂。

“咱不论别的,就说技术,你现在也算是国内准一线了吧?”

李安忙摆手,真不是自嘲:“齐老师,你现场听过华院附中的孩子弹琴吗?”

齐云松还真没现场听过,不过对于国内两大音乐附中也是略有耳闻,“真那么厉害?”

李安感叹:“这么说,这届新海杯少年专业A组的前三名,两个华院附中,一个海院附中,手指技术都比我强,都是高中生,那肖练李练弹得,你看着他们弹琴,不会有第二种感觉,这就是天才,真正的天才”

一旁杨大力哇的一声,他被李安的话震惊到了,“这么厉害?”

李安解释:“当然了,能进这两所附中的孩子,那必定是来自全国各地最优秀的孩子,

“这三个孩子又是其中的佼佼者,也基本代表了国内青少年的最高水平了,别说参加国内的比赛了,就是同年龄段的国外大赛,这些孩子去了也能拿奖。”

齐云松听完一时也有些唏嘘,心道还是自己见识浅薄了,“那你说的这三个孩子估计未来都能成名成家。”

李安笑笑,又摆手:“演奏家文凭遍地都是,拿到演奏家文凭,你就是演奏家,可想成名,最后还得需要点运气,就这点运气,就是大多数演奏家一辈子跨不过去的门槛。”

“我有个关系还算不错的朋友,就这届新海杯拿金奖那个,吴复生,他就是海院附小附中一路上来的,当时也是附中里的佼佼者,不过他大学没出国,一直在海院读的,今年研究生毕业。”

“要说水平,我认为,个人认为啊,他算得上是真正的国内一线了,各个时期的作品库存都很足,也有个人演奏特点,刚签了星海的青年演奏家。”

“在我们这个年龄段,绝对的万里挑一了。”

“这不马上又要出国参加比赛了。”

齐云松疑声:“亚洲青年钢琴邀请赛?”

李安点头:“对,这比赛没有门票都参加不了,在我们看来级别也算高了吧,可他说就没什么含金量,顶多在亚洲还算不错,他这次去参加这个比赛,是为了明年去参加柴赛做准备。”

“现在再想靠钢琴演奏成名,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别说你家在三环内有多少套房子,没用,就得拿全世界都认可的,具有含金量的真正国际大赛奖项才行,除此之外,别的什么都不好使。”

听完吴复生的故事,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