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五十一章:诺奖大佬的赞叹(2 / 3)

加入书签

尚未完成的论文打动我的,我和他说了,如果他能在一个半月内完成这片计算方法,那么我可以帮他申请质子加速器,以进行验算。”

“哦?我能看看你说的那篇论文吗?”

被威腾这么一说,戴维·格罗斯心中也有些意动了。

“当然可以。”威腾点了点头,将位置让了出来。

虽然徐川发给他的这篇论文尚未正式发表,但威腾并不介意让戴维·格罗斯翻阅。

在他面前,抄袭这种事情不可能发生,有邮箱记录和原文稿纸之类的东西在,哪怕是被别人提前发布了,他也有能力让全世界任何一家期刊退稿,并让抄袭者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而且,一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也不可能去做这样的事情。

威腾让开位置,戴维·格罗斯坐了过去。

会议桌的电脑显示屏上,打开的就是徐川的计算方法,格罗斯将其拉到最顶部,从头开发观看。

良久的时间过去,戴维·格罗斯才扶了扶眼镜,重新站了起来。

他有些感叹的道:“这篇论文的确精髓,特别是里面的数学方法和展露出来的数学能力,难怪你会选择当他的老师,他在数学上的能力,在整个物理学界恐怕都没有几个人能比得上的。”

威腾笑了笑,道:“是的,很难得一名物理学家能拥有这样的数学能力。”

闻言,戴维·格罗斯笑了起来,道:“这可不一定,他最初不是学数学的吗?或者说一名数学家能拥有这样的物理能力很难度?”

威腾耸了耸肩,没有再说话。

尽管这有些戳心,但格罗斯说的的确是事实,徐川在数学上的成绩远比物理上要更高。

........

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

徐川丢上的论文在第一时间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

‘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是近几年物理学界的热门研究方向,不仅仅是粒子物理学家,还有很多其他的物理学家都保持了对其关注。

毕竟质子的半径这种东西关系到物理这座大厦的基座。

如果它的精确信息出现重大变化的话,可能会影响整个物理界。

这是一件大事。

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玻尔研究所中。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教授卢希达·卡拉斯正在浏览arxiv的网页。

从arxiv预印本服务器寻找有用的东西,是他最喜欢做的一件事。

虽然没有同行评审的arxiv网站上的东西质量良莠不齐,绝大部分都没有什么价值。

但偶尔也会出现一些让人眼前一亮的好东西。

而寻找到这些好东西,会让卢希达有种沙里淘金的收获快感。

翻了翻粒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区域的论文与想法,卢希达捏了捏鼻梁,有些失望。

今天又是没有什么收获的一天。

不过这再正常不过了。

毕竟arxiv预印本网站上就算是能找到一些好东西,也不是每天都有的,绝大部分时间它有的知识糟粕。

摇了摇头,卢希达将鼠标移到右上角,准备叉掉网页去午餐。

然而就在这时,他的个人页面,忽然收到了一个arxiv网站本身发来的提醒消息,消息来自他关注的标签——粒子物理。

这说明有人新上传了和粒子物理相关的论文或者想法。

最终,卢希达还是没忍住,顺手就点开了消息,准备看完这个新东西后再去吃饭。

《质子半径之谜论质子半径的一种新计算方法及其延伸意义

看到标题,卢希达便摇了摇头。

‘质子半径之谜’这个问题虽然是当今物理界最为火热的研究对象之一,但单纯的计算论文什么的,对其压根就没什么用。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只能由各大物理实验研究机构利用质子加速器或者质子对撞机之类的设备进行实验。

光是一份计算方法,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并没有什么用处。

除非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的计算,那的确能直接绕开物理实验来计算质子的半径。

但是很显然,发布到arxiv网站上的这东西明显不可能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的计算方法,因为整个物理学界没人能做到这点。

除非是牛顿复生,才有那么一丝的可能。

因为这是实际上是个数学问题,而不是物理问题。

尽管物理研究同样需要用到数学,但并不是每一个物理学家都像威腾一样拥有着高深数学的。

实际上绝大部分的物理学家在数学上的能力基本都仅限于应用他们需要的数学工具来解决自己的物理问题,甚至很多人都做不到这点。

所以卢希达并不怎么看好这篇论文,不过他依旧还是选择了打开。

反正都已经看到了,看一看也用不了多长时间,看完再去吃饭好了。

然后,这篇论文,他便看了整整一下午。

别说午餐了,晚餐他都没顾得上吃.........

........

普林斯顿大学,徐川没有等到爱德华·威腾的回复,反而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