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二百四十七章: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 / 3)

加入书签

事情,想找你这边沟通一下。”

闻言,周元纬脸色一正,迅速道:“你说,只要我能帮上忙。”

一名诺贝尔奖得主找他帮忙是他荣幸,他知道这是徐晓那个学生带来的机遇。

不过对方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大概率也没什么办法。

但好奇的听听对方到底有什么事情,也很不错。

徐川简单的将自己的来意说了一下,他需要几名化学材料系教授或者研究人员来帮忙做一个数学模型。

听完,周元纬恍然点了点头,随即委婉的开口道:“徐教授,这个忙我恐怕帮不上,我并不是化学材料方面的教授,这方面的人才,你最好直接去找化学工程系的院长。”

“麻烦周教授帮忙引荐一下。”徐川笑道,他自然知道周元纬并非化学材料专业的教授,找他只不过是想通过他联系上化学工程系这边的人才。

毕竟他跟水木大学化学系这边的人并不是很熟。

若不是南大的化学系同样一般,他倒也不至于这么麻烦。

为化学反应建立一个数学模型,这不仅需要底层的数学逻辑,还需要足够的化学反应数据库,南大缺少这些东西。

至于薅一下水木大学的羊毛,估计水木自己都不介意。

能跟一名诺贝尔奖得主合作,这是多少大学都梦寐以求不来的事情。

......

跟随着周元纬的步伐,徐川找到了化学工程系的院长。

对于他的到来,这位中年老年的院长显得的相当惊讶,在听说了他的来意后,当即拍板表示合作。

当然,他的想法和徐川预先的想法有些区别。

一开始徐川只是想从水木大学这边付费‘借’几个化学材料方面的教授专家,而这位院长则直接将其扩大成了双方合作。

水木大学这边提供化学教授和化学反应数据库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联合他一起开发这套数学模型,占据百分之二十的份额。

徐川考虑了一下,答应了下来。

百分之二十的份额并不多,而且数学模型这种东西,不是其他的研究项目,它需要庞大的数据库和运算力才能支撑。

水木大学这边的硬件,刚好可以弥补他的不足。

虽说等人工sei薄膜的专利授权后他可以自己建,但从头开始那需要的时间也太久了。

.....

在水木这边交流了两三天,敲定一些大致的细节后,这一届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也开始了。

颁奖的地点在大会堂。

当徐川跟随着的接待的工作人员进入会场时,大会堂内,已经是人山人海的状况了。

有人坐着有人站着,但大伙都在三三两两的聊着天。

对于华国的科研工作者来说,这是一场盛会,甚至比诺贝尔奖典礼、菲尔兹奖颁奖会还重要。

毕竟后两者即便是上面大老云集,也很难在国内说上什么话。

而这场会议不同,国内的真正顶尖的大老都在里面,在华国这种环境中,多结交点朋友,多认识几个人准没错。

所以大部分的人都会提前一两个小时甚至是两三个小时过来。

对比之下,按时抵达的徐川简直就像个奇葩。

当然,以他现在成就,也不怎么需要处理这些人情世故。

诺尔贝奖加菲尔兹奖的荣誉,让他已经脱离了这些东西。

用一句话来说,那就是不在三界中,身处五行外。

......

跟随者引导工作人员进入会场,他的出现立刻就引起了不少的骚动。

虽然大会堂中这些来参加颁奖大会的学者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并不会出现蜂拥围上来的情况,但众人的目光却都聚焦了过来,注视着这道年轻至极的身影。

“你怎么现在才过来?”大会堂中,同样来参加颁奖典礼的陈正平自然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笑着走了过来。

徐川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第一次参加这种会议,以为提前半个小时就够了,没想到大家都到的这么早。”

陈正平摇了摇头,也没再说,转而说道:“来,给你介绍个人。”

说着,他带着徐川来到了另一边:“这位是陈泉院士,固体离子学和能源材料领域的专家,华科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国家能源领域的领军大牛。”

“咱们国内锂离子电池的研发,锂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就是陈院士一手引导的。”

“陈老,这位是我以前的学生,徐川。”

带着徐川,陈正平在两人中间互相介绍道。

他知道徐川在研究锂电池方面的东西,只是不太清楚具体的情况。

樊鹏越那边也不会跟他说,毕竟签了保密协议的。

“陈院士您好。”

听到陈正平的介绍,徐川连忙伸出了双手,华科院和工程院的双院士,这可是真正的顶级大老,至少在国内是的。

当然,更让人值得敬重的,是他为国奉献一生的精神。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目前在世的双院院士好像不到二十个的样子,每一个都是大国重器。

他知道,这是自己导师陈正平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