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7章 踩点(1 / 2)

加入书签

杨奶奶说这些话的时候,以为避开知青就没问题了,殊不知姜鱼听觉灵敏,将她的话听了个全。

真有意思啊这些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态度转变的如此自然,有点东西。

姜鱼面不改色的加快步伐,不想再听那些话。

村里的人上工的还在田里忙活,不用上工的也各自忙碌着,今天阳光不错,好几户人家里的院子中央都晒满了衣服被子。

姜鱼沿着墙根走在阴影底下,速度不快但是悄无声息,本来在村里会下意识自行屏蔽的感官现在也派上了用场。

村东头一户人家在柴房里偷养了不少只鸡,不知道用什么手段弄哑了,除了偶尔有扑扇翅膀的声音外,还算安静。也难怪没有被人发现。

不远处有户人家院墙摞的挺高,还养了狗,烟囱里冒着滚滚浓烟,仔细一闻,似乎有一些肉香儿杂在烟里。

在村里走一趟,她发现吃肉的人家其实真的不少。

姜鱼听到有打小孩的动静,也有吃东西簌簌的声音,还有说话声。

一路走到村尾的时候,路过一间破屋。

姜鱼有些不确定的停下脚步,重新打量了一番这间屋子。

它之前一直是破屋,属于第三小队长家。为了占住地基,小队长的爹把两个大儿子都分了出去,跟村里要了地基建房子。而地基之所以能落在第一小队,就是因为第三小队没地方了。

但其实他大儿子在镇上找了工作,长年不回村里,这房子根本没人住。为了不让村里把地基收回,他们就在这里随便盖了一座茅草屋。

茅草屋本来就搭的很随便,加上没人管早就塌了大半了,但是姜鱼突然发现,它里头那间小屋的屋顶被人修好了。

姜鱼确定附近没人以后,便拉开篱笆门走进去查看。

确实是有人来修过屋子,屋里的窗户被封死了,里头还放了一张木板床,床底下有一口木箱,打开一看居然是被子。

姜鱼转了一圈,发现没有别的东西后,有些疑惑的离开屋子,又在院子里溜达了一遍,后院的水井也被人清理出来了,里面放着干净的小木桶。

有人住进来了?没听人说起来过啊。

姜鱼回想了一遍村里最近的动静,确实想不起来有人提起过要用这间屋子。第三小队长家更是从没提起来过这破屋子。

因为没有发现,她也不再逗留,直接关上篱笆门离开,继续观察村里其他的住户去。

弋池那边,把山洞里的东西都搬去新家以后,就锁上门进山了。

深山里的兵哥看见他过来,立刻从值班室里走出来打招呼,“你来的凑巧,今天张老师拿来不少东西,你来了说不准能帮上点忙。”

“这时候还有东西拿来?”弋池奇怪,不过也就是随口说一句,门岗的士兵也不清楚实验室的事,他很快签完字、并写明了进入基地的原因,然后跟其中一个值班人员一起往办公楼方向去。

三叔正在写材料,听见敲门声就回答一句请进。

弋池推门进入,值班人员对着里面的领导敬了个礼,把人送到后就返回值班室去了。

“走走走,送你去老张地方。”三叔放下纸笔,端起茶缸喝了口水,抓起外套就带弋池出门。

弋池连句话都来不及说。

张老师和同事们各自分了书和材料,正在实验室里对照机器学习。

外头的警务员打了报告,得到允许后,才带着营长和弋池走进里面的小房子。

屋里烧了火墙,还放了烧水的炉子,所以暖融融的。

弋池进屋后就把棉服脱了,跟相处了好几年的几位老师们打招呼。

几位研究员理都不理营长同志,反而见到弋池眉开眼笑的,连忙拉住他开始讲新到的书。

三叔早已习惯,跟着混了一会儿热乎气,身上不凉了才离开。

弋池在这里一忙就是一天。

因为村里人知道他最近没住小木屋里,弋池就留宿在三叔地方,没有回去。

晚饭的时候,两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大山里的士兵伙食还算不错,时常能吃到野味。

今天刚好有野猪肉炖粉条子。

弋池馒头就粉条,吃了不少。

“不错不错,你小子终于放弃卖惨了,好好的人,非得给自己饿出病来,也不知道你怎么想的。”三叔见他这样,顿时舒服不少,之前看他脸肿的猪头一样的怒气也消散了。

这会儿仔细一看,突然发现弋池脸上的浮肿已经消退不少了。

弋池不管他吐槽,咽下口中的食物后说,“叔,给我弄个收音机呗,我出钱票。”

钱票还好说,但是收音机货源少,他自己去供销社买那不知道得等到什么时候去了。他思来想去,姜鱼有自行车和手表了,他能送什么呢?收音机虽然价格贵一点,可能会被拒,但是这也是他能想出的最合用的回礼了。

三叔疑惑,“你不装了?都准备用上收音机了?”

“我拿去送人。”弋池摇头,不是自用的,“就是上回跟你说,姜知青帮我盖了房子,我准备送她点什么道谢。”

“用收音机??你可真是冤大头啊,盖房子才多少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