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四百七十五章 昆明陆军学院(2 / 3)

加入书签

有的外国军队打仗的路子深得中国三三制、敌后穿插、左右夹击等战术精髓,也有中国军校的功劳。

一些国家,与中国外交关系比较好时,曾派遣大量留学生到中国军校学习,也有的是早年户籍审查不严的时候,弄了中国户籍,考到军校偷师。

比如东非,许多军官都在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学习过,归国被授予高位,甚至有人说,判断他们军官的职务高低,就问他们知不知道搓拨(簸箕,石家庄方言)是啥。

非洲干仗,很可能就是校友互殴。

也正是昆明陆军学院的运动会,才把另外两所军校召集在了一起。

大家都把这当成了激励各自学员的好机会,不过,武警的来,是和人家切磋身手的,消防的想来,大多是为了人家组织的打靶,摸一次枪。

不过,摸枪归摸枪,体能比赛要是给学校丢了脸,回去也是好果子吃不完,一个个学校健将都是运动鞋加体能短打,摩拳擦掌。

金国焘居然都没能来,说明学校还是有几个高手的。

还有方淮在,大家更是斗志昂扬。

今天带队的,是副校长李万峰和吕显智。

吕显智坐在方淮旁边,一直在看着方淮准备的资料。

这件事,陈校长和吕部长都挺上心,虽然想法不太乐观,但行动挺积极,陈校长打电话给陆军学院的领导说了说,老吕也为这事查阅了不少资料,组织几个电脑技术强的教员讨论,提了一些构想,比如从小工种训练平台、司令管理系统等现有参考的地方入手。

主要是为了最快时间出成绩。

但无一例外,都被方淮否了。

现在,他的军功值几乎已经清空,全部用来兑换了计算机技术和一小部分指挥系统的资料,对于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东西,心里已经有了些计划。

他要做的,是平台,不是软件,第一步,就是网络信息共享系统,把统一管理框架做出来,再把功能逐步落地,要以后世思想,引导相关信息化装备的开发和应用。

这个系统的最终落实,其实不能算是电脑技术,而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项目。

不仅需要接入卫星雷达军机等诸多系统,还要为其建造专门的数据中心,不说其他,就是一个广泛物联网,就是个浩大的工程,其理论甚至可以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方淮光是为这个都纠结了一番,生怕暴露太多,还好,“物联网”这个概念,99年已经由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他论证原理的时候,完全可以从这个方向入手,其他的,都是基于这个概念的“合理推测”。

这个项目的夸张程度,仅从后世一家与军方有着密切联系,名为“科思科技”的上市民营军工企业发布过的一则财报里就可以得见。

原文是:2018年,C4ISR支出占我国国防预算约12%,保守估计1328.4亿元,券商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2203.65亿元,平均年增长129.29亿元。

其战略意义,超过航母。

山东舰带电子雷达装备,全套造价也才500亿呢,福特级航母也不到200亿美元,这1328亿,只是一年的支出!

如果把这个系统细化成具体的事,他一辈子都干不完,光是技术领域,他想一个人完成,除非每天都能领个三等功,而且这么玩,全世界的特工组织,恐怕都得把他挂到悬赏榜首。

能把框架和思维竞相传授,攻破电脑平台的一部分功能点代码,已然是滔天之功。

所以,这个宏大的思维框架,已经让旁边的吕老师看了整整一天,愣是一点头绪都没找到,方淮看着吕老师盯着资料抓耳挠腮的模样,只能笑了笑,闭目养神。

也没养多久。

一进人家校门,大家就开始啧啧啧。

这才是军校啊。

一个门抵他们三个宽,两边的厚厚拱柱,更是恢弘大气。

单看大门,人家是大学,他们顶多就是个村小。

车往里面走,一个戴着战术帽,胸前挂着个秒表的军官威风凛凛地骑着二八大杠从里面出来,一帮身着解放军迷彩的干部腿儿着跑在后面,宽阔的路面,成了天然跑道。

大巴车缓缓相错,脚步声和喘息声从窗外传来。

“搞快点,跑一趟长春山,冲回来!”

“谢队…我今天有点拉肚子!”

“莫挨我啰逼嗦!赶紧!路上给你找地方屙!哦,你以为不参加运动会就不用训练啦?步兵不跑步,还能叫步兵?跑完再回来看!”

骑自行车喊着,回头看了一眼大巴车,发现车后面挡风玻璃上的“昆明消防指挥学院”,立马大喊:

“番号呢?没吃饱是不是?我等下给你们安排一顿单双杠!”

这下,经过他们的全喊起了“一二一,一二三四”。

方淮看到路过的一个个学员嘴里低声骂骂咧咧,不禁笑了起来,想起了二中队的将军山。

看来,每支部队,都有一座让自己腿软的山。

陆军的也确实野啊,学院搞运动会,还要出去训练。

这里的布局倒是简单,直直进去就是主楼,背后就是操场。

大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