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3章 恐人耻笑(2 / 3)

加入书签

那是否省并粮草,以为久战之用?”杨修再次问道。

听得杨修的询问,又想起近日兵马的折损,曹操心中已有了后悔,愤怒之情也从他的脑中渐渐消失。

蜀道太难走了,汉中也不好打。除阳平关外,沔阳、汉南全在霍峻手上。霍峻利用他入蜀的这段时间里,依山傍水修缮工事,待他兵至,霍峻早就严阵以待。

作战期间,巴中不断益兵送粮,这让曹操渐生撤军之念,不想在汉中与霍峻继续磕下去。

这就是曹操与刘备的区别,刘备重感情,关羽战死,勃然大怒,发举国之兵硬磕陆逊。在夷陵对峙了半年,期望曹丕介入,死活不肯撤军。最终被陆逊火烧连营,不仅兄弟的仇没报,反而还搭进去几万大军。

曹操属于是冷酷寡情,即便是夏侯渊这种族弟亲眷战死,但他也仅是愤怒一时。不会久久冷静不下来,铁着头硬打。毕竟曹操用兵处于三国顶级行列,看他所打下的疆域便可知。

就在曹操深思之际,忽然间帐外有骚乱声响起。

曹操朝着帐外喊道:“帐外怎么回事?”

脚步声响起,曹洪通报后入帐。

“启禀魏公,南贼今日加食,于南畔沿河杀猪宰羊,香气四溢。且有千余辆粮车运至大营,堆积如山。我军将士见之,多有羡慕,询问今日能否同南贼般加食。”曹洪说道。

“嗯?”

曹操心中生疑,说道:“且随孤去看看!”

“诺!”

在曹洪的带领下,曹操隔着木栏营寨,隔着汉水观望南军动向。

见五六百头猪、羊在汉水河畔冲洗,宰杀牲畜的鲜血都布满河道之间,南军火夫谈笑议论。

远方,数千名军士出营搬运车上的辎重,然后生怕曹军看不见,于高处堆积起来。

曹操眯着眼,问道:“公明,帐下军士有何议论之声?”

徐晃沉吟少许,说道:“今日渡河攻山将士多有羡慕之意,言语间多有冒犯!”

“呵呵!”

曹操冷笑几声,说道:“霍峻以为我军无粮,故行此策,以乱我军军心。”

“来人!”

曹操吩咐说道:“传令下去,今夜加食,诸部各有份额。”

“诺!”侍从领命而走。

徐晃迟疑少许,说道:“魏公,今军中粮草不济,怎能与霍峻同。何不如仅犒劳渡河攻山之军,其余诸部按往日份额进食。”

曹操面露笑容,笑上道:“粮队将至,我军粮草无忧,何需节俭?”

说着,曹操看向手下诸将,说道:“我军入讨汉中,兵卒奔波千里征战,军士多有疲惫。今夜加食,仅为犒劳军中兵卒尔!”

“魏公仁德,我等代士卒叩谢盛恩!”众将说道。

“哈哈!”

曹操凭空虚扶众将,说道:“南贼山垒,望诸卿勉之。”

“诺!”

杨修见曹操如此举动,心生疑惑,但细思几下,却也明白了曹操举动的深意,静看曹操表演。

曹操回帐途中,对路过的众军士,面容和蔼,说道:“今夜加食,诸子多吃,各自有份。”

“多谢魏公!”

“魏公仁厚!”

“魏公万岁!”

“万岁!”

不知谁带头高呼万岁,众军士在带动下,纷纷举臂,高呼:“万岁!”

曹操坦然接受,抬手向众人问好。

在万岁声中,曹操趋步入了大帐。

杨修欲随入帐,却被徐晃拦住,请入偏帐之中。

二人落座,杨修见徐晃有事询问,笑道:“公明将军,以你我之交,但说无妨。”

徐晃迟疑少许,说道:“魏公戎马半生,深谙兵法之妙,但唯对霍峻束手无策。今提师十万,征讨汉中,道路艰险,粮草匮乏。魏公明知此为霍峻之策,又何故从霍峻之意?”

“哈哈!”

杨修笑了几声,说道:“此公明不知魏公也!”

“请先生细言!”徐晃请教说道。

杨修捋着胡须,说道:“魏公兵略,不在霍峻之下。纵观古今,用兵能胜魏公者,或唯世祖皇帝尔!”

“魏公用兵常有大忌,见事多疑,兵顺忘危。故有淯水之败,金口之失。魏公兵败非战之罪,实为性情使然也!”

“那今时为何不顾粮草紧缺,犒劳各部军士?”徐晃不解地问道。

杨修微叹口气,说道:“公明不知魏公心意,霍峻据守险要,兵粮转运不缺,此非久战能下。魏公因怒兴兵,今见形势,怒火渐消。修料魏公已生退兵之念,无久战之意!”

徐晃恍然大悟,点头赞同说道:“先生所言,解晃心中之惑也!”

顿了顿,徐晃又问道:“如从先生所言,欲破汉中当一鼓作气。今破汉中无望,魏公何不撤军,以免图耗军士。”

杨修摇头苦笑,说道:“此次出兵未阻刘备取蜀,反而折损大将,又使军士死伤过万,可谓大败。丞相恐就此退兵,被世人耻笑,故在屯兵阳平,欲观霍峻辎重是否紧缺?”

曹操自掌握汉帝开始,他身上的包袱愈发的重,难以向外人展现自己的脆弱。特别金口之战,彻底打碎了曹操所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