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三百三十八章:无奈定计(2 / 3)

加入书签

空隙,箭矢很难穿透:近距离作战也是如此,腰刀砍不进,唯有长枪长矛有可能破甲。”

“只不过这甲胄的防御短板也很明显,下半身以及胳膊并不能有太好的防御。”

王德发闻言,当即抽出腰间的宝剑将铠甲在隔开,然后发现这甲胄内部甚是怪异,防御的每一个条子,都是前后有两个木条,然后中间夹杂了一块铁片。

同时,两端还有明显的钻孔,整体由铁丝穿过,保证纵然是包裹的麻布丝绸被破坏,其甲条也不是散乱。

“没什么技术,但是这构思却是巧妙,能够用这种取巧的办法做出一件防御力还算可以的甲胄。”

探子和其身边的亲卫点了点头,然后有人建议道:“堂主,我看这甲胄制作简单,我们何不仿制,武装护法兵!”

王德发听了心中不由的一动,确实,他可是蒋奉化的嫡系,若是麾下的护法军能够增强实力,无论对他还是对于蒋奉化,那都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所以王德发若有所思的上前,拿起甲胄众的铁片仔细掂量,然后眉头一皱,说道:

“这铁片和铁丝,是采用的熟铁锻造,一整套下来,就需要熟铁四斤左右,加上麻布、丝绸、铁丝,仅仅是成本费用,就不低于二两银子。若是整套制作下来,实在是太过奢侈!”

不过亲卫小声劝解道:“可是堂主,这种铠甲最起码相比较皮甲来说,还是便宜了少许,而且相比较牛皮,那更是便宜很多。”

对此,王德发思索着,这甲胄造价着实不小,而且皮甲之所以贵,是因为它的制造工艺以及材质的不同,并且皮甲的防护面积也不小才显得昂贵。

最主要的就是,汉军的甲胄,防护能力虽然比皮甲强,但是防护面积实在是太小了。不仅如此,这制造铠甲所用的主要材料,其实都是消耗品,像是麻布、丝绸和木条,完全就是打上一仗,就不能用了。

还有就是,这铠甲的保养也很难,木材容易腐朽,铁片容易生锈,而且这两样还被麻布丝绸紧紧包裹,根本就不能将其拆掉保养。

如此下来,其实际成本实在是太高太高了。

所以王德发有些不明白,汉军这样做的目的和意义到底是什么?

其实,汉军针对这种事情也很苦恼,实力扩充太快,藤条、皮革储备量太少,根本不足以武装所有军队,特别是民兵。

所以研制出的这种甲胄,也仅仅只是为了大练兵,做好战争的准备罢了。

况且,这些甲胄在汉军稳定以后也还是会收回的。

故而王德发虽然不清楚其中的道道,但还是摇了摇头:“不行,这甲胄看似制造简单,但是用处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而且耗费了不少的人力物力还不少,完全就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所以,王德发看完甲胄以后就下达了新得命令:“汉军的铠甲不是这种,这应该是汉军的临时所用的铠甲!所以,你们好好的去查查,汉军真正的甲胄到底是什么?”

“另外,阳临县是汉军和大乾必争之地,必然爆发大战。而汉军也必然调集真正的精锐,所以从那里获取汉军的甲胄,最为合适,也最为真实!”

很快,王德发的命令就传递了出去,小小的阳临县开始汇聚一些各方人士。

也就在王德发得到甲胄的那一天,汉军的民兵营发现了不少的间谍以及倒卖甲胄武器的人。

这些人,只能说真当汉军是吃白饭的,不知道纵然是临时甲胄,也是有着档案编号记录的。

况且,没有战争甲胄就能丢失,糊弄谁呢?

所以,这些人面临的是抓捕斩首,传告与诸营。

当吕束看到有民兵只是为了去百十文钱,就将价值二两白银的甲胄卖掉,心中那都想要吐血。

幸好这些人都是村子中的流氓混混,不然他真要怀疑他们的宣传是否到位了。

而让他欣慰的则是,这些将甲胄武器出卖的家伙们,有很多人是被自己同村的乡民所举报,让吕束心中多少有些快慰。

而且,发生这种事情的大多数都是接收不久的黑风寨治下百姓,更是没有多少问题。

不过话是如此,但是吕束还是开展了一系列大整编、大整改的措施。

这种事情,必须要坚决杜绝,纵然是民兵也不行。

................

时间过的很快,从路玉琳发出消息到三方援军的到来,只不过花费了区区两天的时间,可谓是兵贵神速。

而此时的阳临县,大乾一众官员看着普临江上的战船,又看了看城外汉军不断增援的援军,脸色都非常凝重。

只见县尉指了指正在冲船上搬运物品的汉军,沉声道:

“符将军,汉贼现在有如此动作,看来是要誓下我阳临县了。”

对此,符管带也是面色凝重的看着这些搬运物资的汉军士卒,他们搬运的箱子很是沉重,但绝对不会是金银财宝或者粮食之类的。

这东西,必然是一种针对阳临县有巨大威胁的东西。他很想带兵将其破坏,但可惜的是,他们根本出不去城。

对此,位于中间的县令则是面色平静的看着不断忙碌的,目光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