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98、还能管得了观众爱看什么?(2 / 3)

加入书签

太多了,很多梗在李亦穿越之前都还在用呢,又搞笑,又有内涵。

李亦一边看着剧本,一边回忆着小品的情景傻乐呵,当看到其中一句台词的时候:像个电线杆子一样就能把戏演好?

他忽然愣住:“到时候不会被观众认为,我在嘲讽娱乐圈的现状吧?”

......

“这个小亦,可真狠啊!”

徐振收到李亦的信息,便第一时间找了个椅子坐下,用手机看起了剧本,自然而然地就联想到,这个剧本是有内涵的,有攻击性的!

就差指着一些流量明星的鼻子骂了!

除去这些,还有一些台词,比较大胆。

不过,这都不是事。

这个剧本,太踏马好了!

有没有煽情、说教,其实都不重要,但最重要的,就是必须要好笑。

显然这个剧本做到了,他要的就是这种小品!

“知己,真的是知己啊!”

徐振觉得,自己和李亦简直就是太合拍了,说是知己也不为过,李亦早已写好的一个剧本,却像是特意按他的要求,量身定做一般!

不过这个剧本还是得要先拿去给审核组看,同意之后,才能开展一系列工作,就像是电影剧本要先送审一般。

虽说徐振是这次春晚的总导演,但他的权力其实不算特别大,有很多方面的制约,他就不能决定审核组的想法。

当然了,像李亦和黄崇文这种,本身形象好、人气又高的,他自然是想怎么安排就怎么安排。

“这个剧本不错,包袱很多,笑点很足,不过,有些台词太大胆了。”

“台词倒还好,就是结尾没有升华啊。”

“对的,我就是这么认为,这个剧本是李亦写的?年轻人还是挺有才华的,让他将后面改一下吧。”

这些审核的反应,徐振早有预料,倒是一点也不着急,心平气和地说道:“你想怎么改?”

几位上了点年纪的审核组成员,商量了几分钟,很快便有了方案。

“这个本子包袱、节奏都很紧凑,前面就不用改了,结尾升华一下就好。”

“比如,结尾可以强调一下,角色没有大小,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位置,只要踏踏实实演好戏,配角照样能成为艺术家。”

“对对对,就是这种味道儿,这个时候,再配上一段优美的背景音乐就非常完美了!”

“嗯,还可以让演员谢幕的时候,和和美美地说上一句:回家吃饺子。”

“......”

听着审核组的你一言我一句,徐振一直没有说话,只是微笑着。

见他一直没反应,其中一人询问道:“徐导,您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不行,这个本子,一点都不能改!”徐振非常硬气的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倒是没有发生争吵,审核组的人只是坚持自己的想法——

不能改,那这个本子就不能过。

“春晚一年比一年差,难道你们这些审核就没意识到问题吗?”

老实说,徐振觉得结尾做个升华没什么问题。

很多观众都在一味的批评,以前的节目单纯就是为了博观众一乐,现在的节目则是正直任务。

其实不是的,只是现在的节目,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手段上不够高明,太过于生硬,才会惹人厌烦。

按审核组的意见,在结尾做个升华,其实是挺合理的意见,对整个小品的包袱、节奏影响也不大。

但徐振就是不想妥协,他继续道:“上面这次给我放宽了限制,怎么你们就一点改变都没有呢?”

“什么话,这说的什么话?”

“过了过了,徐导。”

“大家坐在这里讨论,都是为了让节目更好、更精彩。”

明面上,徐振就是这次春晚最大的负责人,审核组的成员还是非常有耐心的。

“反正,这个本子就是不能改,你们要是不同意,那我就去找上面聊聊。”

徐振的态度仍然很坚决,并且用了剧本里面的一句台词:“你们管得了一些东西,还能管得了观众爱看什么?”

这次审核不欢而散,但《主角与配角》的剧本倒是通过了,并且一字不改。

不过最后能否登上春晚的舞台,还是要看最终的排练成果。

......

次日,李亦再次来到央视大楼,先是开始了自己《青花瓷》的彩排,正式三遍彩排过后,然后是和黄崇文合唱的《恭喜发财》。

彩排结束,黄崇文向李亦邀请道:“走啊小亦,我们下午先去打球,晚上去电竞馆开黑。你别找借口,我知道你没有别的工作安排。”

这时,徐振走了过来,李亦摊手道:“抱歉啊崇文哥,我没有找借口,我这次写了个小品的本子,估计到年前的这段时间,都没什么空了。”

“本子?春晚的?”

黄崇文不敢置信,徐振和李亦在一边聊了起来,他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忍不住吐槽了一句:“你小子,业务也太踏马广了吧。”

有时候即便是黄崇文也会觉得,和李亦做朋友,时不时就很容易产生挫败感。

不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