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四章 薛定谔的长辈(1 / 2)

加入书签

所以啊,衡阳大捷满清高层中有人收拾行李,镇江大捷满清高层中也有人要收拾行李,这种行为都可以理解。

咱大清才多少丁口啊?经不起祸祸了。

镇江打完丁口都尼玛不到四万了,能披甲上阵的不过三万多了,要是再折损个万儿八千的,人人都知道咱大清不行了,到时候就是想跑都没机会了!

虽然咱大清的丁口数据,是最高机密,就连尚可喜等汉王都不得而知。

但汉王之所以能当上汉王,那可是有真本事的!

尚可喜跟着咱大清混了二十年了,对咱大清的虚实能不清楚吗?

想起昔日李定国势大的时候,他尚可喜和耿继茂连连上书。

要求在广州增设满城,咱大清硬是挤不出三五千八旗兵来,往广州里放。

只能成天忽悠着咱们的平南王。

后来尚可喜和耿继茂退而求其次。

说什么二人老本不足五千,加上后面补充的绿营兵亦不过二万之众。

况且这些北方兵将伤亡惨重,顶补者皆南人……

总结一下,就是一句话:主子,看着我对大清忠心的份上,拉我一把,给个三千蒙古兵吧!

咱大清的答复是:边外投顺蒙古各有部长,不便调发……但查照送到数目……

总结一下,也是一句话:下次一定!

当然了咱大清是说话算话的,说下次一定就下次一定。

历史上,李定国灭了后,答应的满城不是在广州立马就建起来了吗?

这蒙古兵不也准备派了吗?是尚可喜他自己不要的!

只是……以前人家平南王苦苦哀求在广州建满洲,是为了借满城之力防备李定国,免得到时候他一不小心,步了孔有德的后尘,人头被李定国给嘎了。

现在李定国灭了,满城倒是立马建起来了,蒙古兵也准备派了。

可你这是几個意思啊?你这满城防的是谁啊?

……

尚可喜越想心里越发慌,这要是和孙可望开战了,后果不堪设想啊!

以前和李定国拼的时候,还有江宁驻防八旗为后盾。

以几千八旗兵为中坚,凑出一支像样的援军,花个几个月来到广州。

他和耿继茂还有的救。

现在赵布泰带着三千江宁驻防八旗都已经上路去西南了。

这时候双方开火,他尚可喜可怎么办啊?

就算咱大清凑出了几万绿营来救,可没有足够的八旗兵督战,这绿营能打硬仗,恶战吗?

能野战破了孙国主的驾前军,救了自己吗?

人家绿营一个月才多少粮饷?没八旗督战,能让人家玩命吗?

“王爷,孙可望这个奸贼太嚣张,这不打不行啊!”耿继茂开口道。

“哼!”尚可喜冷笑一声。

“既然如此,那就由靖南王率部打头阵吧。”

“这……”耿继茂脸色一变。

这要他先开了火,背上了破坏议和的黑锅,后果可担当不起啊。

他们家的这个王爵,他是他爸耿仲明用命换来的,这要是丢了,对不起祖宗!

“两位王爷,兹事体大,我们还是先禀告朝廷,由朝廷定夺吧。”

两广总督王国光开口道。

“朝廷定夺?”尚可喜叹了一口气。

孙可望就是典型的不讲武德,他不在大清的体制内什么事都好办。

而他和耿继茂等人,事事都得顾及到咱大清的朝廷。

“孙贼奸诈,先前我们一时不察,竟然让他将绿营渗透成了筛子。”

“现在……”尚可喜疲倦地坐了下来。

现在还能咋滴?绿营都尼玛跟着孙可望混了。

这打又不好打,而且还打不过。

这不打,人家可就要在自己的老巢征粮征饷!

“禀告朝廷至少需要一月时间,一个月后……”

尚可喜仔细地思索,他上次请求给绿营兵发六十万的奏报,现在还接到回复呢?

结果现在人家孙可望都带着绿营兵七三分成了,他和耿继茂凑出来的六十万,在全广东的绿营面前根本不够看。

要是再这样和孙可望玩,他尚可喜不输才怪!

尚可喜陷入了两难之地,这打与不打都为难啊!

最后尚可喜牙齿一咬,眼神坚定了起来!

打!必须得打!不打孙可望就真骑在自己的脖子上拉屎了!

“广州乃根本之地,不容有失!”

尚可喜咬牙道:“其他地方我们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要是让孙可望把广州附近的绿营渗成了筛子,我们就只能在广州等死了!”

“只有还以颜色,才能打压住孙可望的嚣张气焰!”

“好!既然如此,那我们两藩就出兵吧!”耿继茂也是咬牙道。

广州地区是两藩的根本之地,这要是让孙可望染指了那还得了!

在广州地区,不知道有多少两藩部下的产业呢?

就算他们不想打,平南和靖南两藩的将士还想打呢。

“两位王爷,若是如此,只怕破坏议和的罪名就要落在我们的头上了!”

王国光眼皮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