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一百四十三章 顺治:你们知道这几个月我是怎么过的吗?(1 / 3)

加入书签

孙国主继续奋笔疾书,又把吴三桂的那点破事全给写了上去。

比如他的幕僚方光琛、郭壮图,女婿胡国柱都在劝说他早做打算,反了大清。

而洪承畴这个老汉奸也拿茶水在桌子上写字,提示吴三桂要防止咱大清卸磨杀驴。

这一大堆事情一桩桩一件件都是真的。

要是清廷问起来,孙国主直接说他在贵州打听到的。

孙国主在云贵这么多年,有点眼线挺正常的嘛。

反正要是清廷核实起来,总能查出一些什么蛛丝马迹的。

虽然咱大清不是南明的那帮人,为了大局,就算查出了吴三桂和洪承畴有什么不轨之举,只要事情没到最后一步,都会捏着鼻子忍了。

但孙可望报告打了上去,他自己的嫌疑却能够洗去大半。

“若能得粤东之地,臣可望愿率十万雄师,扫荡不臣!”

最后一句话写完,这封洋洋洒洒万余字的可望状算是写完了。

就看咱大清的内部会不会因此而动荡了。

“张虎,不要发往湖南,让人八百里加急,送往韶州,交给清廷的江西当局。”孙可望微笑道。

“是!”张虎迅速小心翼翼地拾起了孙可望的小报告。

“吴三桂和洪承畴其实都不是心里愿意剃发的人啊,只不过一个個都惜命得很,要是不逼他们,怎么能让他们重新做人呢?”

孙可望长出了一口气,三桂子和洪老汉奸其实就是太胆小,太惜命了。

不然一个坐镇汉中,一个经略湖广,要是反了咱大清就直接完了。

他们都在等什么天下大势,殊不知天下大势一直都掌握在他们自己的手里。

别的不说,光是金李反正之时。

姜镶一个人抗了八旗主力。

吴三桂要是把李国瀚给弄死,和王永强合兵,全据陕甘。

再集中陕甘精锐东出,咱大清就直接卷铺盖了。

姜镶死守大同,守得多尔衮都尼玛快绝望了。

要是吴三桂再反,满清的心态就直接炸了。

只可惜三桂子是小富即安的性格,硬是错过了多次机会。

当然了吴三桂其实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比起永历朝廷,绿营其实更愿意相信吴三桂。

看看金声桓等人反正的下场,不知道寒了多少人的心。

要不是朝廷实在是不顶用,绿营中不愿意剃发的人大有人在。

三藩之变时,南方数省几乎是传檄而定。

清朝文武从了三桂子的多达五百二十六员。

吴周的领土和战绩,可比南明要好多了。

摊上这么一个朝廷,金王之后,绿营没有大规模的反正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情。

孙国主的小报告很快便送抵韶州,而后绕过洪承畴经略湖南,直接通过江西方面,八百里加急送入北京城中。

……

六月下旬,炎炎夏日到来。

虽然北京地处北方,夏天相对比较凉爽。

可紫禁城内外,一股骄躁的氛围却在不断地蔓延。

“谁能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皇宫内,一名名心腹大臣,跪倒在地。

“洪承畴前些日子上书朕,请求朕尽量满足孙可望的要求,让他早日带着他的殿前军入黔助战!”

“可是如今,却为何又上书朝廷,说李定国的敛兵聚谷之计子虚乌有,让朝廷提防孙可望!”

顺治帝大声咆哮,在书房内面目变得狰狞起来。

“皇上息怒!请保重龙体啊!”

岳乐、济度、鳌拜、索尼、麻勒吉等满清大臣,诚惶诚恐。

顺治握起了拳头,胸膛极度起伏。

现在这个时候不止是李定国难,也不止是孙可望、洪承畴难,顺治也难啊!

清军三路进兵西南主动展开了决战,这是在干什么?这是在赌国运啊!

西南地区的十几万精兵,可是咱大清朝的国本。

要是有什么闪失,那可就……真完了!

赌徒的心态如何,大家都知道。

而这种国运之赌,更是由于牵扯的东西太多,所以参与者的心态就特别容易产生波动。

没看见,小胡子后面都疯了吗?

虽然咱大清现在明显占优,可顺治成天地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精神压力极大。

一会儿幻想着平定西南,一统天下,自己成为天下之主,光彩史册。

一会儿又担忧,衡阳、桂林之事再发,李定国三蹶名王,咱大清直接嗝屁了。

这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的,顺治还只是一个年轻人。

就连洪承畴这样的老手,在强大的压力下,都差点绷不住。

顺治的心态可想而知。

正是因为此次西南之战,关乎着满清的国运,更与自己的身家性命相关。

所以清廷内部虽然有颇多的反对之事。

但满清高层还是决定,让罗托带着几千八旗兵前往湖南助战。

而多尼统领的满蒙主力则后方,观望不前。

胆子其实不大,眼光其实不远的满清贵族们,唯恐自己的满蒙主力,深入人生地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