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17章,路子太野(2 / 3)

加入书签

还有两大箱阿司匹林。

他其实也想知道,柳曦用那些阿司匹林去做什么。

是单纯的卖钱呢?还是……

刚好餐厅有电话。

打电话去慈济医院,找柳曦。

好一会儿以后,柳曦终于是来听电话了。

“我是张庸。”

“你找我做什么?”

“江湖救急。你之前那两箱阿司匹林还在不在?”

“你要做什么?”

“当然是有用。你就说在不在,能不能转手给我。”

“在是在……”

“我等一下过去拿。”

“你……”

柳曦犹豫着。

张庸不管。他只要药品。

“你在哪里?我请人送去给你。你给路费。”

“也好,我在霞飞路……”

张庸给了地址。

柳曦很快就挂断了电话,似乎很忙?

奇怪,她是真正的医生吗?这么忙?那好,以后多给她找点活干。让她无法继续从事间谍活动。

有什么伤员啊,病人啊,全部拉到慈济医院去。指定柳曦负责。

正好。他现在有租界的通行证。德国人和英国人的都有。可以轻松的带病人进入租界的。

呵呵,累死她。活该。

放下话筒。

回来。

坐下。

“苗老板,稍等。我叫人弄两箱阿司匹林来。”

“现在?”

唐胜明有些惊讶。

因为有些关系,他从来不插手这些。

但是也知道,阿司匹林的现货是比较难搞的。主要是上岸以后的关节。

他为什么不插手?就是里面牵涉的关节太多。

他二哥虽然是军事参议院的院长,但实际上没有真正的权力。想要插手这些环节,很容易被人攻击。

老蒋不喜欢的人,手下人当然百般刁难。

何况,太零碎的生意,他唐胜明也瞧不起。懒得插手。

倒是张庸,这个家伙可以搞。

复兴社特务处,本来就是特权部门。最适合走私。

他们本来就是去调查别人的。然后自己暗中走私,谁也不敢查啊!缉私队又不是傻。

事实上,大部分的缉私队,都逐渐划归复兴社特务处管辖。

那是真真正正的蛇鼠一窝。可以乱搞。

“对。不知道有多少盒。之前是五百盒的。现在可能用掉了一些。”

“那也很多了。”

“到货再说吧。我以后还能弄到货。”

“多少?”

“几百箱?”

“什么?”

唐胜明和苗老板都是愕然。

几百箱?

一箱三百盒。那就是上万盒?

“觉得太少?”

“不是。这个数量很大了。安全吗?”

“有权不用。过期作废。”

“这……”

“我不插手军火,不插手烟土。弄点西药,赚点零花钱,怎么啦?谁不乐意我揍谁。”

“这……”

苗老板暗暗汗颜。

难怪石秉道说这个家伙值得信任。但是做事太冒险。

或者说,做事有点不顾后果。光顾着自己痛快。一下子搞几百箱的阿司匹林,他也真敢想。

事实上,张庸是真的敢。

当今天下,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军火、烟土。

药品其实已经排后面。

他不插手军火,不插手烟土,你们还想咋的。

我好歹也是复兴社特务处的当红炸子鸡。我自己暗箱操作一点药品,你们还眼红?

草,谁眼红,谁打成熊猫眼。

就是这么直接。

就是这么粗暴。

你们谁谁谁,站出来,我看谁的屁股后面没有一点屎的。

你不让我暗中搞些药品,那我去堵你的门路。大家都没得玩。大家都没饭吃。我抓日谍有收入。我看你们那么点薪水,能支撑到什么时候。切。

“你有那么多的进货渠道吗?”唐胜明研究实操问题。

“我不出面。让人帮我搞。”张庸轻描淡写的回答,“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几百箱不是问题。”

“那就好。”唐胜明于是不再问。

苗老板也不再问。

既然张庸说行,那就等着看结果。

事实上,张庸倒也没有吹嘘。他要找的两个人,就是徐盛和温振平。

想到这两个家伙,他的格局顿时打开了。

这两个家伙都是日谍。

日谍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利用日本人的资源。

如果是咱们中国人的货轮,从海外带货,肯定有危险,可能是会被日寇海军拦截检查。

但是这两个日谍的货,肯定没有人拦截。可以顺利上岸。

换言之,就是走日谍的渠道,是最安全的。也是成本最低的。省心省力。还不用自己掏钱。

为什么?

之前说好的,每个月4000大洋的“保密费”。

现在我宽松你们,不要保密费了。你们都折算成药品吧。4000大洋也能买到大量的阿司匹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