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三章 知遇(1 / 2)

加入书签

何青长抬起头来与叶倾怀对视着。

两人之间的时间像是凝滞了,过了许久,何青长的眼中闪过一丝憾意,道“陛下的厚爱,下官受之有愧。下官只怕要让陛下失望了。”

叶倾怀眼中的灼热的火光瞬间像是熄灭了,她无声地叹了口气,露出了一个惋惜的笑容。

何青长拒绝了她递过去的橄榄枝。

“是因为顾世海比朕好吗”叶倾怀问道。

何青长又垂下了头, 不再说话。

叶倾怀眼中生出好奇,她笑着问道“既然如此,你今日为何还要来见朕呢”

何青长默了半晌,最后他抬起头又看向叶倾怀,眼中仍是似水的平静,却闪烁着粼粼的波光。

“下官虽然帮不上陛下, 但下官有一人举荐。”他顿了顿,道,“京畿卫神威卫卫将军, 赵胤实。”

叶倾怀微微一惊,转而心道原来他是为此而来。

“赵胤实乃开国名将赵乘风将军之后,一手赵氏枪法使得炉火纯青,论手上功夫,在盛京是排得上名号的。而且,五年前抗击金川时,他曾受封上将军,做过张绪文将军的副手,时任大军副帅,是有将才之人。”

叶倾怀倒不知道赵胤实的这段过往。但张绪文的大名她却有所耳闻。此人智勇双全,顺平一朝的几场胜仗都是他带兵打的,先帝曾盛赞他是顺平第一将。赵胤实能在他手下做副将, 也绝不会是泛泛之辈。

“如此履历, 封个大将军之名也是顺理成章。怎么他不升反降, 如今只是个区区五品的卫将军”叶倾怀不禁好奇道。

“金川之战后, 他伤到了脚踝,右腿使不上力,便自请退伍。正逢先帝那时想授他禁军统领之位,却被他以腿伤为由几次三番拒绝。后来先帝着了恼,不仅没有封赏他在金川之战中立下的战功,反倒降了他的职,让他去京畿卫中领了个卫将军当。”何青长说到这里,突然笑了笑,道,“他倒也没有什么微词,反倒挺开心的,一下就当了四年卫将军。”

这还是叶倾怀第一次见他笑。看得出来,何青长对这个赵胤实不仅了解,而且颇为欣赏。

“何卿为何向朕举荐他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吗”

“赵氏在盛京世族中是人尽皆知的武将名门,虽然这些年有式微之势,但是赵乘风将军的名头还在,各大世族或多或少还是要卖些面子的。下官与赵将军论过几次兵法,演兵中也交过手。下官可以向陛下保证,此人的智谋绝不在下官之下。”

何青长用那双严肃的三角眼看着叶倾怀,道“陛下方才说,想要一个有勇有谋的忠孝之人来统帅禁军,下官以为, 赵将军最合适不过。”

叶倾怀暗自忖着,何青长说得没错,赵胤实无论是家世履历,都足够镇得住禁军众人,若他当真如何青长所说那般智勇双全,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但是

“何卿先前说,先帝当年想要任命他做禁军统领时,他曾几度忤逆上意。如今又如何能确定,他就肯来当朕的这个禁军统领呢”

何青长默了一默,沉声道“禁军宫变前夜,陛下曾给他下过一道密旨吧”

叶倾怀略略一忖,道“是。何卿从何得知”

“是赵将军告诉下官的。”何青长顿了一顿,道,“若不是他连夜来找下官,陛下那日在承天门外看到的,恐怕就不是几千人的禁军了。”

而是数万人的京畿卫。

叶倾怀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此事顾阁老已经知道,下官恐怕赵将军这个卫将军当不久了。”何青长说着,垂下了眼。

叶倾怀默了半晌,道“原来何卿今日来见朕,是想给赵胤实寻一条后路。”

何青长没有点头,也没有摇头。他沉默着没有说话。

若何青长所言不虚,那么赵胤实确实已经在无形中站队了叶倾怀,在顾世海那里已经没有了退路。

“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下官不知。赵将军究竟是如何想的,陛下要问他本人了。”何青长还是一贯僵硬的答话方式。

叶倾怀知道在他这里也问不出更多的赵胤实的情况了,于是她又问回了何青长“何卿自己就不怕顾阁老疑心吗你既然有心向朕举荐贤能,为何自己却还要坚持站在顾阁老那边”

何青长那双波澜不惊的黑眸又垂了下去,他的喉结缓慢地滚动了一下,道“陛下看下官的履历时,可曾看到下官曾经下过狱”

在面见他之前,叶倾怀确实查看过他的履历,还向李保全打听过他的为人。但无论是官方的文书中,还是李保全的记忆中,何青长都没有过坐牢的经历。

“顺平初年,下官做兵部员外的时候,曾受胡凌云通敌案牵连,被停职查问。下官屡次上书澄清,恳请彻查,都没有消息。”何青长顿了一下,道,“这其实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只要仔细查验一遍胡凌云与下官的往来文书,便能证明下官的清白,但却没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