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43. 谁着霓裳? 正是她为宋兰真亲制的羽衣……(2 / 3)

加入书签

…”

周满摇头:“旁人或许是,但宋兰真……你看她脚下。”

金不换微凛,凝目看去。

初时并未看出什么端倪,然而随着宋兰真步法略微移动,他才陡然发现,无论怎么移动,她的脚步始终在三尺范围之内,绝不多出一寸。而拒霜尺每一次打出,必使赵霓裳身上之血溅在地,竟渐渐在宋兰真脚下形成了一朵淡血色的芙蓉花印记!

台下观者视线偏低,难以觉察。

但在台上的赵霓裳,已明显开始受到这枚花印的限制。准备得再迅疾的攻击,在一进入这花印范围后便如陷入泥潭一般,变得滞涩缓慢!

——这正是她无论如何也逃不过宋兰真那一尺的因由所在!

看似是赵霓裳以银梭操控丝线,编织出一张密密的大网,不断抢攻宋兰真,实则是宋兰真举重若轻,不断以拒霜尺在其脚下画地为牢,渐渐限制了赵霓裳。

二人交手之初,就已能见高下;

打到此刻,赵霓裳更是颓势显露。

周满都忍不住想:明知必输,她到底还在坚持什么?

旁人都能看出,赵霓裳自己身在局中,又怎会不知?

只是眼见宋兰真气定神闲模样,似乎连三分力都没用,怎能甘心就此认输?

她还有余力,她还能一搏!

交手到现在,宋兰真脚下那一朵芙蓉花印记已只缺最后一片花瓣,于是信手引拒霜尺一划!

赵霓裳此时正要旋身远避,算距离这一尺本不该落到她身上。

然而随着下方那芙蓉印记再闪,竟有一股奇异的力量硬生生将她拉拽回来,好像是她自己倾身凑了过去!

嗤拉——

锋利的尺缘划破素衣,在赵霓裳右臂留下一记狭长的伤口。一蓬血珠瞬间抛洒!

宋兰真的目光,便凝在这一蓬血上。

凡是能看出她功法端倪的人都知道,血是人一身之精,她这把拒霜尺似乎正有能以血反控其人的妙用。只怕她脚下那芙蓉花印绘成之时,便是赵霓裳引颈受戮之时!

这一蓬鲜血,岂不刚好将那残缺的花瓣补全?

台下众人见状,悄然悬了心。

宋元夜一声惊呼几乎就要出口!

可谁也没想到,就在那一蓬血珠即将坠地的刹那,竟有一只银梭如电光般急射而来,将其击碎!

血珠顿时散如雾沫,却染在银梭之上——

像极了一枚深红的茧。

宋兰真豁然抬首,一双冰冷的视线便与赵霓裳那坚韧的眼神相接。

她浑身是伤,却仿佛那大火烧不尽的野草!

分明人在跌坠之际,可竟于千钧一发时催动银梭,阻止她绘成最后一片花瓣!

这一刻的赵霓裳,不再是刚才那个被她压制得无法还手的赵霓裳,而是当初参剑堂选旁听生的小擂台上,那个曾因神鸟光降、踏歌而舞的赵霓裳!

她已置身于另一个世界……

素衣翻飞,裙裾翩跹,腰肢柔韧地回转,身形稳住后,心中仿佛有弦歌奏响,细长染血的手指结出繁复的印诀,好似人在起舞!

与此同时,先前那枚为她鲜血裹染的银梭,忽然光芒大炽!竟有万万深红的丝线,剥茧般从中抽出,如一场骤降的暴雨,铺天盖地,全向宋兰真袭去!

宋元夜那声惊呼顿时卡在喉咙。

台下的周满见状,却忽然心中一凛,神情微变:这一式“破茧”在《羽衣曲》第三层,虽的确是以血为引,可剥丝如雪而非如血!这漫天暴雨般的丝线,甚至隐隐有一层灰黑之色附着,以至其色深红……

这不是她写给她的功法!

至少,不完全是。

然而旁人哪里知道个中关窍?只震骇于赵霓裳还藏了这样厉害的后手,现在反倒为宋兰真担心起来——

这暴雨一般的丝线来自四面八方,可不再像先前那样,轻轻一尺就能挥开了!

宋兰真自己也没料到,小小一介制衣侍女,竟有这样的实力。

若放在寻常宗门,也算十分不俗了。

只可惜,这里是剑台春试!

宋兰真忽然仰面抬眸,透过万万丝线间狭窄的缝隙,与赵霓裳对视!

漫天深红暴雨覆压之下,任何人看来,她的处境都十分危险。

然而没有还击,没有防守。

宋兰真只是轻轻垂手,放下了那把拒霜尺,无数红线扑来的时所掀起的风,吹动了她身上那一袭崭新的羽衣。

在这短暂的片刻,赵霓裳感到了茫然。

然而仅仅下一刻,那明明已到得宋兰真面前的红线,那如万万暴雨一般急去的红线,好似撞到了什么无形的屏障!

羽衣霓裳,流光溢彩,相互交织。

一股无可阻挡的反震之力传来,那无数距离宋兰真已只剩下最后半寸的深红丝线,竟仿佛爆开一般,以一种比去势更疾的速度,散向四面八方——

如金如铁,如钉如针!

赵霓裳这一博本就是强弩之末拼尽全力,根本没给自己留半点退路,哪里还有还击的余力?

只一眨眼,那无数深红的丝线已没入她身,将她撞倒在地。

鲜血几乎涂红了她身周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